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经济成本正在攀升。疫情引发的前所未有的经济萎缩表明,面对疫情,经济上不安全的人群将首当其冲。为缓解这种情况,政府和有关机构需要寻求数字手段优化福利政策。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努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但像往常一样,人类依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由于疫情,人道主义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响应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随着亚太地区(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进入季风季节,地区国家政府必须将这一问题纳入考量。
本文以印度、以色列、巴西、匈牙利和美国为例,研究了各国对疫情的响应情况,并探讨了有关疫后国际安全和国家地位的问题。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上述国家政府领导人使用了广泛的战时语言。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何国家领导人将疫情与战时类比?在疫情暴发上,国家领导人的这些言论对国际秩序有何影响?
在非洲大陆上的54个国家中,有38个国家是沿海国家。蓝色经济正迅速成为非洲决策者关注的领域。这种关注是否能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成果呢?非洲如何利用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来应对持续发展挑战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实现更好的发展呢?
近三十年来,越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绩。然而,这种强劲的经济表现严重依赖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外资企业占2019年越南总出口额的67.8%。专家和决策者认为,这是越南的一大弱点,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战略竞争导致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形势恶化的背景下。
对于全球青年劳动者(15至24岁)而言,当下是一个艰难的时期。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趋势和政策缺陷,马来西亚青年面临着尤为严峻的挑战。尽管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许多马来西亚青年仍从事着中技能或低技能工作,从事专业或高技能工作青年的比例几乎没有提高。
霍洛爆炸事件表明,东南亚女性成为恐怖组织新生力量并实施炸弹袭击的趋势正在抬头。事件也侧面证明,东南亚基于性别的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应对这种新兴趋势,东南亚国家需结构化它们的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工作。
中国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崛起的速度比外界预测的要快得多。现在,中国政府正将精力放在管理经济复苏上。现在,中国开始了新的转变,不再将重点放在经济增长上,而是放在增长方式上。中国政府适时推出了国内国际的双循环发展策略,这也是它应对华盛顿推动美国及其盟国与其脱钩的一种尝试。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