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使经济衰退,让许多工作陷入危险——全球可能损失2.42个全职工作,其中70%在亚太地区。许多中级技能工人或将从事低薪工作,非正式工人则很可能工作不保。另外,疫情还将促进工作和办公场所的数字化转型。本文探讨了疫情会如何影响亚太地区的工作,并给出了有关政策应对措施。
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副教授和经纬认为,其它国家可向中国学习以下两点:第一,在应对危及人民生命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时,政府必须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第二,政府从实践中汲取知识,与时俱进。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东亚国家。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预计,“东盟10+3”(东盟与中日韩)地区多数经济体将出现负增长。东盟及其东亚伙伴一直在应对疫情的经济影响。“东盟10+3”特别峰会于4月召开。但是,缺少有效维持区域供应链和增强经济韧性所必需的政策。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刊发汇丰集团总经理、 “一带一路”及业务走廊亚太区主管穆贵德(Mukhtar Hussain)的评论文章称,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化、高质量、可持续的投资和贸易网络,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特别对于资本紧张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可能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最大希望。
近期,伊朗将印度从恰巴哈尔—扎赫丹铁路项目中踢出。这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安,并对伊朗采取行动的时间点提出了质疑——伊朗决定独自修建铁路正值它获得中国援助之时。相较于铁路项目,印度更担心的是伊朗与中国之间构建全面军事和贸易伙伴关系的前景。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有着非凡的海上意义。
近年来,中国、俄罗斯、印度三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巨大变化: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破裂,印度与美国关系日趋紧密,中国更加自信。这些变化凸显出世界正处在国际体系不稳定时期。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