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是11亿青年人的家园,是世界上最为“年轻”的地区。人口变化对亚太地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尤其是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堪称亚太地区发展面临的最为迫切的挑战。缓解这一挑战的关键在于,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该地区青年的生产力。
现今,韩国劳动力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创造就业速度放慢、青年失业率上升,以及劳动力市场“双重结构”的深化。文在寅政府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建立总统就业委员会,以及执行以就业为中心的政策。然而,成果并不令人满意。
插电式电动汽车补贴是鼓励全球购买该型电动车最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插电式电动汽车高昂的前期购买成本。此外,在上海和深圳等几个大城市,电动汽车免收新车登记费。这些支持政策导致近几年插电式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大幅增长,2018年插电式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4%以上。
《中导条约》终结后,美国或在东亚部署常规导弹,进而让中国被迫增加自身的导弹库存。这将引发连锁反应——一旦中国不受限制地发展导弹,美国、俄罗斯与印度都会加大力度发展自身的导弹能力并扩大导弹库存,从而拉开军备竞赛的序幕。这将对亚洲和更广泛的印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研究了欧盟“2020战略”,重点关注了这一战略的背景、执行体系,以及该战略的产业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和手段。本文还概述了“2020战略”给韩国的七点启示。
近期尼帕病毒和急性脑炎综合症在印度的流行使人们注意到该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需要做出的一些重大变化。尽管取得了进展,但生物医学预防和治疗仍然不足以应对传染病威胁。本文介绍了传染病的历史,研究了国家卫生生态系统和国际合作的缺点,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通过“东看”政策与2014年实行的“东向”政策,印度正努力在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其中,印度在发展与菲律宾的关系时,它们之间的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东盟主导的机制进行的。这导致印菲关系的水平较低,不及印度与新加坡、越南之间的关系。
本文探讨了中国太阳能集中供热的发展潜力,以加快可再生能源融入中国的供暖系统。这对于推动低碳城市和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强调,太阳能区域供热可以提供高效率、可靠性和环境效益。研究发现,太阳能区域供热在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本文研究了防务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分析了印度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前景。本文调查了印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制度和举措。本文还列出了印度在防务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的障碍,并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在启动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之前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
尽管中俄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但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确在不断深化。中俄双方成功控制住了两国间可能发生冲突的领域,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中认识到彼此的战略意义。在短期到中期内,鉴于各自战略需求和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俄两国“永远不会对抗”并将形成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合作方针将主导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
2015年,东盟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完善中国和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的升级议定书。升级议定书于2016年7月生效,于2019年8月开始实施。如果能够克服执行问题,修正案将为进一步增加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提供新的机会。随着全球贸易和商业规则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升级后的自由贸易协定能否取得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鉴于美国对欧洲汽车进口征收关税的威胁将对德国造成不利影响,俄罗斯可能会受益于德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德国也没有幸免于欧盟的民粹主义浪潮,该国国内的反欧盟和反北约情绪日益强烈。因此,德国未来或会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自2014年以来,南亚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次区域,区域内八个国家年均增长率为7.0%。文章认为,有充分理由相信南亚将在未来数年继续保持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表现。虽然经济前景喜人,但南亚绝不能自满。为了保持强劲增长,该次区域各国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与优化结构,特别是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方面。
由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取决于其在海上的统治地位,美国控制欧亚大陆的能力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美国的保护。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美国会将战略重点放在海上遏制中国上。鉴于美国的海军资源有限,它不太可能有余力在黑海遏制俄罗斯海军,或在波斯湾阻截伊朗。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专家Celia Vincent等发表题为《腾讯:全球游戏产业的中国“潜龙”》的文章称,游戏产业正成为中国展示软实力以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最新领域和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美国在游戏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正逐渐被中国取代。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