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演化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STI),以让读者了解这些东亚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的演化。

    2019-01-30
  • 中国如何管理它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悉尼大学教授Yuan Jingdong指出,中巴两国间的全天候关系可能会继续,军队之间的防务关系将保持强劲,经济联系也将进一步加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印巴三国间的微妙平衡将继续存在。

    2019-01-30
  • 定义中国在南极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对资源丰富的南极的兴趣不断增加。有人警告称,从长远来看,中国可能会推翻南极条约体系(ATS)。本文从历史、活动和治理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在南极的崛起。

    2019-01-30
  • 如何在菲律宾与孟加拉国赢得毒品战争

    菲孟两国需要采取全面和长期的方法,才能确保禁毒工作的成功。两国需要一项全面的战略来解决毒品滥用背后的推动因素,并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来调动社会参与,共同为打击毒品出谋划策。

    2019-01-30
  • 南亚地区的太空合作案例

    南亚没有充分利用航天技术来促进地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航天技术可以帮助各国应对自然灾害及帮助偏远地区接入通信和互联网。目前中印之间的竞争使得这一领域的合作受限,南亚其他国家担心被卷入中印冲突之中。

    2019-01-30
  • 中美在以色列海法港的竞争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获得租用以色列海法港码头25年的合同。此事件在以色列国内引起了激烈辩论,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表面上,争论主要集中在中国企业接管海法港对以色列以及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的影响,但人们实质上更担心的是中美间的冷战型竞争。

    2019-01-30
  • 印度将为加入RCEP而付出代价

    印度政府及相关专家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看法出现分歧。一方认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会导致印度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以及印度较为落后的部门将会受到外国的冲击。另一方认为,印度加入RCEP将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

    2019-01-30
  • 人们应当如何筹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资金

    气候变化及空气污染将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政府需要想办法吸引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以满足建设低碳基础设施的需求。

    2019-01-29
  • 为什么美国很难制定连贯的对华政策

    过去四十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是军事威慑和经济刺激相结合的。然而,促使中国进行短期合作的有力措施涉及一种明显的权衡——阻止美国决策者识别中国的长期意图,这阻碍了美国对中国制定连贯的长期外交政策战略。

    2019-01-29
  • 各国准备好应对网络战了吗?

    随着网络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攻击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应当准备好在软件及硬件两个层面防御网络战,在社会层面准备好应对网络战带来的冲击,以及在国际层面同其他国家进行相关合作。

    2019-01-28
  • 印度城市的能源消耗:区域能源系统案例

    印度应当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时就考虑如何减少能耗以及改善环境,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建设区域能源系统(DES)。印度应当学习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经验。

    2019-01-28
  • 南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塑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它在南亚的关系网,印度也在努力向外发展,扩大自身在东南亚、中亚以及更广大的印太地区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将从根本上重塑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2019-01-28
  • 中巴经济走廊和沙特阿拉伯

    中国需要从沙特进口石油,但进口路线十分漫长,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不仅可以减少中国面临的距离和其他联合困难,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2019-01-28
  • 伊核协议的未来及各方对美国“二次制裁”的回应

    因被美国指控违规向伊朗提供设备,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在加拿大被拘押。特朗普不仅正在增加对中国的压力,还要以对伊朗制裁为借口给美国盟友施加压力。本文讨论了伊朗的主要贸易伙伴对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措施做出的回应。

    2019-01-28
  • 日本加强军事力量以应对中国

    随着中国军队规模、能力和质量的提升,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力不断加强。鉴于这种情况,日本正日益关注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或将采取更加大胆的举措,以有效应对中国地区军事实力的提升。

    2019-01-2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