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承认西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作者认为,这一举动代表着澳大利亚放弃承担国际义务,违背了其在东盟会议上对马来西亚和印尼做出的承诺,并违反了联合国有关决议。
假设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后者很可能会考虑利用铁路将部队运送到印度边境。鉴于这种安全威胁,印度有必要加强安全准备,同时需加快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方面,鲁哈尼总统及其支持者认为,退出伊核协议的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一直对协议持反对态度的伊朗保守派则坚持退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问题的态度还有待观察。
尽管大国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但俄罗斯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也不是不可能。然而,美国和俄罗斯在短期内很难成功解决争端,美俄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影响以色列的回旋余地,以色列必须对此做好准备。
印度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私人投资萎靡不振。为此,政府应当重新审视并发展公私伙伴关系以帮助印度经济继续增长。作者以泰姬酒店集团在德里的两家酒店为例展示了民间投资及政府从公私伙伴关系项目中获得收益的可能性。
由于部分国家不愿意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巴黎协定》没有明确各国减排的义务并承认各国国内利益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巴黎协定》仅仅是一个长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世界各国仍需要继续努力达成新的协议。
与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相比,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来源的实证检验仍然有限。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制度和社会资本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来填补这一空白。
由于担心中国利用经济外交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了四方联盟来对抗中国。目前亚洲的地缘政治及未来发展都取决于地缘经济。因此,四方联盟国家不得不增加其经济影响力来制衡中国。
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就是韩国克服现有挑战的一种方式,双方在经济合作中能够相辅相成。欧亚经济联盟可以成为韩国与欧亚北部国家之间新经济合作的窗口。
2018年是《日韩联合宣言》签署20周年,日韩面临着不同历史观点的严峻考验,这为两国间目前的双边关系定下了基调。日本应对韩国文在寅政府展开独立研究,了解其对日政策是如何决策的,而不是感情用事,方能改善两国关系。
为使澜湄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的透明度,特别是水坝影响方面的数据。最重要的是,湄公河流域国家必须弄清一个问题:能源生产的收益是否超过了随之而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损失?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