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两者都是对方除中国外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超过了美日等传统商业盟友。鉴于其深度、广度和复杂性,短期政策变化对新马经济关系影响不大。
018年期间,中印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四次会晤。受此鼓舞,中印两国外长于12月21日共同主持了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建立了两国人文交流的“高级别机制”。在此背景下,中印合作似乎走上了稳固的轨道。
东盟欢迎中国投资,同时亦担心“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这可能会限制东盟的政策选择。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能源维度及其对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更广泛的经济、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战略意义。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可能会吸引更多国家加入。由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进展不顺,部分国家正考虑另起炉灶,达成一个仅包括东盟与中日韩的贸易协定。作者认为,CPTPP有可能会取代RCEP的地位。
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及世贸组织主张限制或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政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同样限制对国有企业的援助。由于国有企业在许多亚太经济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度限制国有企业会使得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本文从技术、标准、魅力竞争三方面分析了中美两国的网络空间竞争新趋势。随着科技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国正崛起成为数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网络空间成为了中美权力竞争的一个新兴领域。
美国于2018年5月8日退出了伊核协议。随后,美国逐步恢复了针对伊朗的制裁。受制裁影响,韩国与伊朗之间的经济关系前景仍不明朗。不过,这两个国家仍有机会继续扩大经济关系。
预计在2019年期间,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美联储加息影响,东南亚经济或将遭受经济逆风侵袭。在此背景下,东盟成员国应优先推进东盟经济共同体并尽早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应对可能的经济逆风。
印度2018年10月失业率已上升至6.9%,失业人数接近3000万人。失业率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经济增速不足。作者认为,印度政府应当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
东盟对中国很重要,这是事实。中国与东盟已就升级贸易和投资关系达成一系列安排。在政治外交领域,对中国来说,正是东盟的不干涉原则使中国在处理东南亚政治关系时感到舒适。
日本对它的X-2“心神”技术验证机寄予厚望。通过X-2/F-3战机项目,日本正在寻求成为国际领先的航空航天制造商。然而,这一进程正受到各种技术、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挑战。
近期,美国通过了“通过制裁遏制美国对手法案”并重启对伊朗制裁,印度与伊朗和俄罗斯间的交易或将因此遭受二级制裁。本文分析了美国的二级制裁,并指出印度缺乏保护自身免受此类制裁惩罚的有力框架。
2018年12月下旬,特朗普宣布将撤回大约一半的阿富汗驻军。这一决定将印度置于一个尴尬境地——在几乎没有可行的政策来应对阿富汗新兴局势的情况下,印度将不得不应付撤军带来的各种潜在结果。
以色列政府于2018年12月初通过了一项决议,内容涉及一项在未来几年提高“加沙地带”恢复力的新计划。此前,以色列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承认来自加沙地带的持续安全威胁的独特性。该决议反映了在面对严重破坏和各种恐怖活动时平民恢复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