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际,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会议期间对自由贸易与反保护主义的持续坚持,同时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的做法具有重要意义。中日韩三国关系的这种稳步缓和突显了美国亚太地区影响力的减弱。
美国的“利己主义”贸易政策一方面影响全球贸易体系,另一方面影响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此外,生产活动的日益分散,以及旨在扩大经济增长潜力的“回流”政策在世界经济中日益普遍的情况,给韩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来了巨大挑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的阴郁情绪,还有利于展示区域合作架构的泛亚洲形式。为此,虽然东盟希望达成包含所有16方的协议,但在当前情形下,东盟可能需要探索其它方案,包括更小规模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于5月10日再次就任总理一职。本文作者认为,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不太可能受到影响。马来西亚对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态度将持续下去,这对该国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是必要的。
美国提出的将影响价值500亿美元商品的第一轮加征关税将生效,从而引发中国反制。中美两国都将因此受到影响。影响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轮加征关税是否会生效还有待观察。由于供应链经过东盟,该地区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这也可能带来机会,如企业和投资者转向东盟。
关于欧洲对印度投资的主流辩论并没有考虑到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与多元影响,从而缩小了制定更丰富的替代投资政策和策略的领域。本文呼吁人们在投资政策讨论中采用一种非传统的方法来看待常识性观点,以期发现转型经济体的未解决风险。
美国单方面的退出对欧洲这个美国曾经的亲密盟友而言是一种难以置信的侮辱。西亚将面临核军备竞赛的风险,甚至爆发以伊战争。对于欧洲而言,这不仅会带来更多的难民,也会让自身安全面临风险。因此,欧盟需要团结一致谴责美国的退出决定。
山东是韩国经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省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同韩国保持着经济合作。因此,韩国应制定利用山东作为扩大中韩自贸协定表现的基地的计划,进一步发展成功的合作模式。今后,韩国应将山东作为同中国经济合作的基地与试验台,并推广在该省获得的合作成果和模式。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日益加深,人们重新开始对投资水道以加强该地区的互联互通产生兴趣。本文考察了水路可以如何促进城市的气候、社会和经济恢复力。
区域发展一直是韩国发展策略的重中之重。韩国的发展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本文旨在研究韩国和阿塞拜疆区域发展的范式转变,并为阿塞拜疆提出改善其区域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
对印度环境会计而言,乐观的前进方向是审视正在认真考虑进行自然资本评估的各大印度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议程。人们须认识到采用有着更全面的国家表现指标的替代可持续政策框架的重要性。
2018年有特殊需求的亚太国家发展报告”强调了亚太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统称为有特殊需求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和平的重要性。
对大量工人而言,传统工业意义中的“正规”行业的“好”工作正变得越发不可能。印度关于工作创造的辩论的核心实际是关于印度在工业发展的传统道路上走了多远的问题。在后工业生态系统中,长期就业、固定福利和社会公平,这一度量标准似乎已经过时。
鉴于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公然敌视,德黑兰必须与像中国这样的崛起大国保持亲密关系。中国在伊投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伊朗地理位置优越和其相对稳定的政治架构使其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中心角色。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