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显着增加,但是中国在廖内群岛的投资量只占中国对印尼投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此外,由于2016-17年期间中国和印尼间在中国南海上的紧张局势,公众可能会对中国在廖内群岛的投资有消极认知。
鉴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的城市化速度预计将会加快。本文研究了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政策,继而分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韩印间在城市发展合作方面的政治方向和任务。
“智慧城市”项目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恐怖主义——特别是在城市空间——一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威慑。印度的反恐机制和体系结构正缓慢演变,但对调整基础设施发展来满足反恐需求的关注不多。不幸的是,“智慧城市使命”也忽视了这一点。
如今,人们已进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突破所界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想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宏伟计划,那么让技术服务于社会、环境和经济就尤为重要。
东盟领导人在近期举行的东盟峰会上承诺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良好环境。这个目标将有助于企业从更大的区域贸易流中获益。但是,如果东盟要建立线上交易的贸易规则并加强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的数字化连通性,就需要做大量工作,将语言转化为行动。
“一带一路”是一个由中国资助并主要由它在第三国执行的项目。诚然,印度可以反对这个项目,但也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由于印度缺乏资金来发展本国的基础设施,更不太可能拿出资金与中国在这方面竞争。
本文审视了印度在无现金方面的参数表现并明确了该国的不足之处,还介绍了接近无现金水平的瑞典及迅速向无现金转型的中国的案例,介绍了印度能够从中吸取的经验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第三十二届东盟峰会上,新加坡将东盟智慧城市网络(ASCN)列为重要成果之一。ASCN章程强调,该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将技术作为推动力,提高东盟公民的生活水平。”从策略视角看,如果这一想法成功实施,那么它不仅将在社会上、经济上、政治上促进东盟深入一体化,还将提升东盟作为区域集团的地位和形象。
《巴黎协定》第六条是该协定的关键部分。它允许缔约方自愿进行合作,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为减灾成果的国际转让,减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以及非市场方式作准备。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日本政府如何应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单边贸易压力,以及日本如何根据这一经验提出并形成美日经济对话。本文的第二个目标是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角度审视韩国和日本之间的竞争,并分析日本的自贸协定政策和策略。
印度媒体将莫迪接受此次会议的邀请描绘为印度加强在全球论坛角色的努力。虽然此次峰会整体而言基本成功,但其真正意义在于新兴的印度在全球化的英国中处于什么位置。
劳动力市场改革是韩国和日本等许多主要国家的重要政策优先项。这些国家意识到它们必须改革劳动力市场,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并应对人口老龄化、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和工作稳定性恶化等社会经济问题。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