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经验表明,在金融全球化和创新加速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须通过下列手段来保障金融稳定:包括加强审慎的金融监管和监督,建立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框架来应对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泡沫,同时均衡地支持金融创新和调控。
众所周知,目前不存在完全自主的武器。尽管如此,许多专家声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自主武器或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因此,专家们正在密切关注那些接近于发展自主武器,并拥有“半自动系统”的国家的行动。
新加坡绿色金融合作倡议是由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SIIA)推动的一项国家级的倡议。本文为新加坡的绿色金融设定了基准线,概述了绿色金融的机会和潜力,并提出了将新加坡定位为本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的各种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指的是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区块链和3D打印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并向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施压。东盟需要一种新的政策和管理方法助其驾驭这些无国界的技术。
本文认为:通过纳入投资章节和有关投资者-国家争端制度的条款,以及不限制纳入程度的国内监管章节,或会缩小金融当局采取审慎措施的空间;韩国应审查其自贸协定的金融服务规则,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改。
传统的贸易统计基于向海关申报的跨境货物价值。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附加价值并不包含在实物当中,不被记录为任何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因此,目前的贸易统计大大低估了美国的出口,夸大了贸易逆差。
本文旨在为韩国在东北地区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合作策略。中国东北地区不仅仍是一个具有新引力的机遇之地,也是实现韩国政府新朝鲜政策(即“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的重要合作基地。
缔结自贸协定的热情如今更多来自欧盟方面。在欧盟-印度峰会期间,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印度与欧盟是时候缔结自贸协定了”。欧盟经济缓慢恢复,与印度持续了十年之久的自贸谈判的时机已经成熟。
近三年来严重低迷的新兴经济体正从经济衰退中复苏。不过,新兴经济体需要推动结构性改革,以确保当前的复苏能够持续较长时间。2018年全球经济环境将使韩国经济向上升机遇靠近。
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和气候政策对东盟国际事务的影响。无论好坏,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都可能会影响东盟的国际事务。例如,被迫移民、粮食生产压力、国际河流大坝建设加快、化石燃料进口依赖降低等都会对东盟国际事务产生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已制定了解决国内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不过,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影响力远大于印度企业。虽然挑战很大,但印度有着与中国相似的优势。如果印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技术舞台上的关键角色,印度须设法输出本地创新并获得人口红利。
文章介绍了近期与服务贸易壁垒有关的贸易成本估算,并探讨了服务贸易便利化为何难以衡量。本文还检视了印度关于服务贸易便利化(TFS)的建议,强调了建议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问题和前路。
特朗普将出席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并在菲律宾庆祝东盟成立五十年和美国与东盟建交四十周年。对于东盟观察家来说,特朗普参与这些活动是一个好消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该地区对美国退出的担忧。
“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形态经历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份额和速度的变化,还包括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的变化。因此,政府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注重创新要素的积累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