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澳智库介绍太平洋地区劳动力流动和气候变化生存威胁

    澳大利亚需要在排放、移民目标和重新安置方面采取行动。巩固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国家身份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在太平洋地区,面对全球变暖给太平洋岛国带来的严重威胁,堪培拉政府没有认真对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内和国际责任,这对澳大利亚地位造成了巨大损害。

    2022-07-06
  • 印学者认为沿海开发应考虑当地社区的关切

    在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地产面临的威胁之际,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已经扩大城市沿海基础设施的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城市化和沿海旅游备受争议,需要认真调解。

    2022-07-06
  • 新智库:应对全球水危机以保证粮食安全

    水不安全的后果包括:国内生产短缺、世界市场上可获得出口量减少以及供应链中断。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敦促各国采取备灾范式来处理水不安全问题。

    2022-07-05
  • 韩智库聚焦新型补贴监管问题

    本文主要聚焦政府向活跃在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的跨国补贴(外国补贴)、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补贴、以及与货币低估有关的补贴。作者指出,需要推动公开讨论针对上述新型补贴的监管办法,以便形成多边解决方案。由于单方面举措并非建立在国家间共识的基础上,即便目标合理,也很难指望在中长期内产生有意义的效果。

    2022-07-04
  • 联合国发布《区域数字贸易一体化指数(第一版):指南》

    本文解释了区域数字贸易一体化指数(RDTII)背后的概念和方法,该指数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用于监测和分析选定亚太经济体数字贸易监管环境的分析框架和数据库。本指南向政策分析师和从业者介绍了基于RDTII框架的数字监管分析概念。

    2022-07-01
  • 学者:曼谷至吉隆坡高铁建设面临障碍

    马来西亚和泰国政府5月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探索在曼谷和吉隆坡之间建设高速铁路。高铁对马来西亚和泰国有很大的好处。两国政府也都希望通过铁路系统来加强陆路交通。但是,存在一些障碍,有些障碍之高令人不快。

    2022-06-30
  • 韩智库分析韩国与俄哈乌三国IT合作的经济意义和潜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在信息技术(IT)领域合作的经济意义和潜力。本文还研究了上述三国IT产业的特点,并就这三国未来与韩国的IT合作应如何进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2022-06-30
  • 新智库分析美国印太经济框架能否成功

    美国主导的“印太繁荣经济框架”已经启动。它似乎受到印太地区一些经济体的欢迎。然而,该框架将面临几项挑战,引发美国是否以及如何能够推进它的问题。

    2022-06-30
  • 新智库建议认识和采纳地球健康概念

    地球健康概念指明地球健康是维持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就像污染有害人类健康一样,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是如此。因此,环境持续退化危及人类的未来。地球健康概念提出的系统思维有可能促进不同政策目标之间更好的协同。如果被采纳,该概念将促使各界在制定规划时把环境因素放在首要位置。

    2022-06-29
  • 亚开行称亚洲债务目前可持续

    出于多种原因,亚洲的债务似乎是可持续的,至少目前如此。但可持续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作者认为,亚洲政策制定者应该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现在就开始实施改革,以化解潜在的危机,并利用新的工具。

    2022-06-27
  • 印智库关注印度-不丹水电合作与不丹经济

    自1968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印度与不丹的双边关系一直建立在“最大信任”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水电合作是印不双边关系的重要特征。自1961年签署第一份水电协议以来,两国多年来签署一系列协议,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

    2022-06-27
  • 沙特智库分析全球清洁氢项目的现状和未来

    2020年,全球氢产量约为9000万吨。然而,清洁氢产量仍很少,仅为90万吨。目前,全球有327个清洁氢项目,其中283个正在运行,11个收到最终投资决定,其余部分预计将很快上线。这些项目的总生产能力为523.4兆瓦。

    2022-06-24
  • 北约推动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的使用率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自主系统在军事应用中的使用率上升。这正在改变战场的面貌,带来新的军事功能形式,超越常规系统,从而能够执行更高的强制行动。北约国家也在采用这些新兴技术,以便保持其战略优势,减轻跨国威胁。

    2022-06-24
  • 新智库关注韩国转向美国对东盟的影响

    虽然东盟将继续是韩国的“战略”伙伴,但韩国的优先事项仍将集中在其邻近地区和国内挑战上。韩国能否延续与东盟的积极势头,包括可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仍有待观察。

    2022-06-23
  • 新智库评估疫情期间“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进展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产生干扰,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2022-06-23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