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发布的航天白皮书,中国旨在成为一流太空强国。相反,印度还未阐明任何如此宏伟的计划,也没有制定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国家倡议。显然,印度不会在未来5年发布有关其太空政策和目标的白皮书,而这会将太空让给中国。
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不使用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利用文化和经济资源获得海外组织和外国政府的支持或使其符合本国利益的行为。本文描述了中国与海外华人相关的软实力。
本文探究了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关键动态,包括经济增长形态、通货膨胀、大宗商品市场以及出现新“超级周期”的可能性、全球劳动力市场动态和美国“大辞职”现象,以及金融稳定面临的潜在风险。文章还探讨了地缘政治格局,包括对贸易前景的展望,以及供应链活动在全球极大分散。
2021年12月9日,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与红杉资本印度公司(Sequoia India)合作,召开一次无党派的、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圆桌会议,就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NITI Aayog)的讨论文件《数字银行:关于印度许可和监管制度的提案》征求意见。
在亚洲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鉴于此,亚洲发展中国家应从当前遵从“获取-制造-处置”(take–make–dispose)步骤的线性消费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型。
就读泰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一直在增加。泰国政府显然希望利用这一趋势,这将促进泰国经济并提升该国作为国际学生“教育中心”的资格。然而,泰国政府必须解决许多问题,如学术标准和签证条件方面的问题。
2021年9月16日,中国提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正式申请。如果成功,这一发展将对CPTPP伙伴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重要经济影响。
中国需要了解东盟注重的事情。中国开展合作活动以获得东盟认可,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支持、疫苗援助等。但想真正获取东盟的心,中国还需要赢得信任以及维护法治、善政等原则。如果合作能以对东盟至关重要的价值观为基础,中国将成为更大赢家。
根据《东南亚态势:2022》的调查结果,本文探讨了东南亚人对美国看法的变化和连续性,以及这种看法和拜登政府执政第一年期间与东南亚接触之间的相互作用。
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技术、经济和环境变化。从中国这样的工业经济体到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国家均是如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亚太地区的区域变化趋势,并评估它们将如何影响出行需求。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价值计算的最大出口国和日益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塑造全球发展,与潜在盟友建立关系并试图化解敌对关系。鉴于此,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需要与中国合作,在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同时,也应接受它的不同观点。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