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使用了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从173个母国到192个东道国的双边外国直接投资量的季度数据。
在大多数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电子商务仍远低于市场潜力。各国报告的网购水平都低于合理预测的水平,即使预测已经是基于它们有时仍然有限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文章指出,促进数字贸易是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长期以来的优先任务,以便支持它们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实现经济多样化。
尽管东南亚没有任何核电站,但随着该地区努力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形势即将发生变化。东南亚一直在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尽管如此,核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该地区替代化石燃料的选择。现在的问题是,东南亚何时会拥抱核能?
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给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疫情中复苏的道路可能布满荆棘,但经济趋势表明,复苏进程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从2023年起,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将要求进口商申报电力、铁、钢、铝、水泥和化肥涉及的碳排放。这最终将转变为碳进口税,旨在解决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中的碳泄漏问题。这一转变计划于2026年开始,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
防止塑料泄漏到自然环境中需要许多利益攸关方做出承诺,包括私营部门、政府领导人、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和消费者。防止塑料泄漏的战略应包括生命周期评估和可持续性框架,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这些战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
到2030年,东盟很可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届时,该地区65%的人口将成为中产阶级,且其中60%人在35岁以下,是国际青年旅游市场的完美消费者。
对于美国而言,是时候消除福利是成本而非投资的观念了。如果设计得当,社会保护可以确保人们在困难时期不会陷入经济崩溃。社会保障政策可以为民众提供充分和可靠的支持。这将在短期内使接受者受益,并在长期内产生更广泛的经济利益。
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的案例。中国时常遭受地震、干旱、洪水、台风等灾害侵扰。在中国境内,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灾害易发地区。作为一个在灾害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中上收入国家,中国可以提供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应对灾害造成的经济后果、财务成本和巨大的公共财政或有负债。
印太地区正面临着超越传统“安全”定义的新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对环境的威胁,包括飓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非法、不受管制和未报告的捕捞和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污染。本文强调这些环境问题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意义。
冷战结束以来,“安全”的概念发生变化,顺应安全面临的非军事——也就是“非传统”——威胁。过去几年在印太地区形成的微边平台正将伙伴关系定位于基于职能的合作结构。为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取得进展,这是一个有益的办法。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