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了解东盟注重的事情。中国开展合作活动以获得东盟认可,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支持、疫苗援助等。但想真正获取东盟的心,中国还需要赢得信任以及维护法治、善政等原则。如果合作能以对东盟至关重要的价值观为基础,中国将成为更大赢家。
根据《东南亚态势:2022》的调查结果,本文探讨了东南亚人对美国看法的变化和连续性,以及这种看法和拜登政府执政第一年期间与东南亚接触之间的相互作用。
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技术、经济和环境变化。从中国这样的工业经济体到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国家均是如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亚太地区的区域变化趋势,并评估它们将如何影响出行需求。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价值计算的最大出口国和日益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塑造全球发展,与潜在盟友建立关系并试图化解敌对关系。鉴于此,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需要与中国合作,在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同时,也应接受它的不同观点。
预计到2030年,东盟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根据东盟能源中心预测,在2020年至2040年期间,东盟的能源需求将增长70%。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东盟所使用的能源必须是安全、可获取且负担得起的。
2月11日,拜登政府发布了印太战略文件。该战略旨在将美国更加牢固地“锚定”在印太地区。如果拜登政府想要成功实现雄心勃勃的印太战略,它需要处理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在东南亚政策中表现出的“承诺失衡”。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RCEP将深化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RCEP的缔结表明,亚洲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在疫后世界中,RCEP将在加强区域贸易治理以及增加贸易和投资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研究了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调整生产的能力。作者利用了由世界银行实施的企业调查产生的企业级调查数据,包括标准企业调查(基准)和2020年和2021年进行的两波后续调查,其中包括与新冠肺炎和疫情期间企业行为有关的问题。
2021年9月,欧盟发布详尽的的印太战略,标志着欧盟共同防务和安全政策转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国情咨文中庆祝新战略的推出,称这对于想成为全球参与者的欧洲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并宣布启动名为“全球门户”的欧盟互联互通倡议。
2025-08-26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