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专家称构建健康和友好老龄城市是中国实现绿色城市未来的关键

    过去4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60%的人口都已居住在城市地区。相对的是,中国人口也在迅速老龄化。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是否更宜居、更健康、更适合老年人。

    2021-09-02
  • 中国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对印度有何意味?

    数字丝绸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大亮点和中国在数字领域对外政策的主要渠道。它也是中国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重要举措,并试图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2021-09-02
  • 学者建议澳大利亚政府重新思考澳美联盟

    2021年9月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政府签署《澳新美安全条约》(ANZUS)的70周年。从该协议签署以来,澳美联盟就一直是澳大利亚安全和国防政策的核心,并得到自由党和工党政府的支持。然而,在这个联盟中,澳大利亚政府依赖并服从于美国,这有时会破坏澳大利亚的安全和双边关系。

    2021-09-02
  • 美国及其盟国从阿富汗撤军影响

    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和惊恐的阿富汗人逃命的画面震惊了国际社会。美国从阿富汗撤离,是否会影响它的全球地位或其从中东其它地区撤军的意图?在短期内,美国的形象和信誉受到损害,各种国际行为主体将寻求利用这一点来促进自身利益。然而,目前还不清楚撤军是否会转化为长期战略挑战。

    2021-09-02
  • 阿富汗陷落:领导层难辞其咎

    塔利班已接管阿富汗。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过去20年阿富汗各级政府的政治失败。联合国及其成员国以及其它组织给予阿富汗人建立一个以善政为基础的新国家的机会,但种族与派系冲突,失能和腐败让阿富汗错失了这个机遇。

    2021-08-31
  • 出口多元化在东盟与中国贸易中的作用

    事实证明,东盟经济体的出口多元化影响了中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反应。东盟经济体的出口越多样化,中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或对中国的出口)就越能适应相对价格的变化。

    2021-08-26
  • 日智库分析如何在疫情背景下重启旅游业

    本文认为,各国现在可采取行动,推进疫苗接种,以更有效地重振旅行和旅游业。除推出“疫苗通行证”外,各国间达成统一的检疫协议和在跨境接触者追踪方面展开合作有助于使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的旅行更安全、更可预测。

    2021-08-26
  • 日智库分析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家的电子商务法规和政策

    作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成员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多元化的一部分,促进数字贸易一直是这些国家的一项长期优先事项。本文旨在解释影响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问题,以提高政府对建设性和协调性改革的理解和接受度。

    2021-08-26
  • 日智库分析央行数字货币能否提升太平洋岛屿国家金融服务水平

    太平洋岛屿国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偏远和地理上最为分散的一批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金融包容仍是一项重大挑战,许多人至今仍无法获得金融服务。本文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是否可以提升太平洋岛屿国家的金融服务水平。

    2021-08-26
  • 澳智库分析美国和中国进行气候合作的可能性

    气候变化和相关技术并没有促进双边合作,而是迅速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更复杂努力的一部分。幸运的是,中国有足够内在动力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总体来看,某种程度的地缘政治气候竞争可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2021-08-25
  • 澳智库:解码美国的阿富汗情报

    美国情报界是否因为没有准确预测塔利班获胜的速度和规模而失败?对于这一问题,一场熟悉的“指责游戏”现在正在华盛顿上演,政府官员和情报来源都向媒体介绍了他们各自的故事。

    2021-08-25
  • 伊朗:缺水缺电成巨大挑战

    近期,日益严重的水电短缺在伊朗引发了一系列示威游行。这种情况对伊朗新总统易卜拉欣·莱希构成重大挑战。他是否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以及他是否愿意推动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改革以解决数十年来因错误规划和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1-08-24
  • 美国的东南亚政策越发积极,但或难以为继

    在媒体批评拜登政府对东南亚的关注较少以及美国在东南亚日益失势的情况下,华盛顿正加大赌注。例如,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7月底对东南亚进行访问,成为了拜登政府首个访问该地区的内阁部长。尽管如此,美国积极行动的有效性仍受到美国其它优先事项和东南亚不愿冒犯中国的限制。

    2021-08-24
  • 新冠肺炎疫情对新加坡旅游业的经济冲击

    多年来,新加坡旅游收入所产生的GDP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相对稳定水平。然而,疫情暴发后,消费模式发生变化,旅游收入的总增加值规模出现下降。为让旅游业继续保持高附加值,新加坡需要与中国、印尼、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日本探讨“旅游泡沫”措施。遗憾的是,此类安排取决于新加坡和这些国家/地区的疫情状况。

    2021-08-24
  • 日智库提出食物系统的循环经济方法:食物垃圾再利用

    人类食物系统是气候变化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会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并排放温室气体。据估计,全球每年会浪费约13亿吨食物。据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均浪费了11公斤食物,亚洲发达国家人均浪费粮食量更高达80公斤。随着食物浪费的加剧,粮食不安全、环境退化等问题日趋恶化。这表明,人类迫切需要创新解决方案。

    2021-08-2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