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法国、德国和英国(E3国家)如何应对英国脱离欧盟带来的挑战。欧洲“三巨头”有进一步合作的潜在机会。但英国退欧过渡期结束意味着,这三个国家现在处于不同背景下,它们的目标、优先事项和约束条件并不一致。这使得为E3国家制定战略议程颇具挑战性。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迫切需要改变国际合作的结构和机制,将更广泛的非国家行为者纳入进来以及国家更公平的参与。本文借鉴了快速发展的新政策领域的经验教训,重点介绍了10种跨领域的见解,涉及如何通过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机制和机构来加强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从表面上看,大流行病应该促使银行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数字化加速产生了新的数据处理需求,而超低利率和疲软的收入要求节省成本。但是这场危机至少在2个方面削弱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前景。
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国内增长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增长成为该国总体战略的重要载体。尽管中亚的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仍与不可持续的实践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已制定标准,这有望向“一带一路”伙伴国传达该国的“绿色”努力。
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区域采取行动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并遵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对于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但是,亚洲国家在平衡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间苦苦挣扎。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尽管是积极信号,但区域一体化行动将比单个国家单独采取行动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东地区迫切需要一个区域安全框架来缓解紧张局势、解决冲突并减少区域竞争。本地区冲突和战争频发,主要区域国家竞争加剧,治理挑战持续存在,这些都对本区域人民福祉和生计构成深刻威胁。本文认为,建立区域安全框架的进程应该从现在开始,因为目前条件是有利的。
缅甸最近发生的政变对该国未来的发展轨迹提出了更大问题。对于缅甸而言,围绕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恢复和平与安全的关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