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人工智能需要更多偏见

    人工智能中被嵌入偏见令人关注。但是,偏见通常不仅被嵌入到算法的设计中。它们也是社会偏见的源头。无论要达到的目标有多么客观,仅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该决定本质上是主观的,因此要承担一些政治责任,这不仅仅是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规范。

    2021-05-13
  • 中国的粮食网络安全及其国际影响

    中国是农业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日益城市化的人口的粮食安全成为该国的关键问题,政府鼓励使用新技术来促进、监测和确保粮食供应。这些技术措施有时超越了边境,在新的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中变得至关重要。

    2021-05-13
  • 欧盟健康数据共享面临的挑战

    健康数据共享可极大地促进研究、新服务和改善医疗成效。数据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也在欧盟委员会的政策议程中,预计未来几年将在欧盟层面创建一个“健康数据空间”。但是,跨政策领域的障碍阻碍了数据共享和欧盟数字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本文对影响欧盟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概述。

    2021-05-13
  • 新冠肺炎疫情对美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对新冠危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美国,所有州的失业率都因此而急剧上升。失业率在2020年3月和4月迅速上升,此后稳步恢复。相比之下,在欧洲,失业率的增长幅度要小得多,而调整则是渐进的。

    2021-05-13
  • 欧洲的绿色时刻:如何应对气候挑战

    欧盟成员国公开承诺支持“欧洲绿色协议”,但在实施细节上存在分歧。对提议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核能在欧洲未来能源结构中的作用、实现净零排放的技术以及关闭碳密集产业的社会经济后果,各成员国有着不同的看法。

    2021-05-12
  • G20:粮食(不)安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作者分析了世界粮食安全和欧洲粮食安全的现状,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粮食危机已经存在,且尚未消失。现在,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粮食安全问题还与医疗卫生和社会发展等其他挑战交织在一起。

    2021-05-12
  • 法国、德国和英国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本文探讨法国、德国和英国(E3国家)如何应对英国脱离欧盟带来的挑战。欧洲“三巨头”有进一步合作的潜在机会。但英国退欧过渡期结束意味着,这三个国家现在处于不同背景下,它们的目标、优先事项和约束条件并不一致。这使得为E3国家制定战略议程颇具挑战性。

    2021-05-12
  • 对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迫切需要改变国际合作的结构和机制,将更广泛的非国家行为者纳入进来以及国家更公平的参与。本文借鉴了快速发展的新政策领域的经验教训,重点介绍了10种跨领域的见解,涉及如何通过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机制和机构来加强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21-05-08
  • 为什么可持续管理沙子是棘手问题

    沙子是现代世界的支柱。随着世界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过渡,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沙子这种自然资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池板都需要沙子)。本文指出改善人们使用这一重要资源方式的3个主要方面。

    2021-05-08
  • 数据共享如何推动欧盟移动性?

    数字化和新兴技术正在显著塑造移动领域的未来。数据共享与技术发展一起,在促进欧盟创新和充分挖掘数字化对单一市场潜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5-08
  • 脱碳与能源转型:俄罗斯经济需要多元化

    多年来,在全球气候辩论中,即使没有缺席,俄罗斯也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国家。作为全球主要矿物燃料供应国之一,俄罗斯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并制定脱碳战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都面临着新的经济风险。

    2021-05-07
  • 疫情对银行业发展人工智能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大流行病应该促使银行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数字化加速产生了新的数据处理需求,而超低利率和疲软的收入要求节省成本。但是这场危机至少在2个方面削弱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前景。

    2021-05-07
  • 中国在中亚的“一带一路”项目会更加“绿色”吗?

    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国内增长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增长成为该国总体战略的重要载体。尽管中亚的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仍与不可持续的实践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已制定标准,这有望向“一带一路”伙伴国传达该国的“绿色”努力。

    2021-05-07
  • “拜登经济学”是全球经济的分水岭吗?

    拜登提出的“重建更美好未来”计划代表了一个分水岭,它重新定义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并将投资导向特定部门和活动。“重建更美好未来”计划中的措施不仅应该扭转公共投资长期下降的趋势,而且应该鼓励私人投资。其结果可能是国家投资整体上升,抵消部分全球储蓄过剩的影响。

    2021-05-07
  • 英智库:通过区域合作促进亚洲绿色增长

    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区域采取行动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并遵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对于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但是,亚洲国家在平衡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间苦苦挣扎。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尽管是积极信号,但区域一体化行动将比单个国家单独采取行动产生更大的影响。

    2021-05-06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