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也使社会更加脆弱。技术使外部干扰变得更便宜、更快速和更全面:公民有可能成为信息战的直接目标,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能以某种方式成为冲突的一部分。
本文研究了在WTO内采用的各种反倾销方法在减少目标出口的程度上有何不同。作者发现,平均而言,反倾销税对中国出口商的打击要强于其他目标国家。这种差异可部分归因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影响了反倾销税的计算方式。
本文分析了自2020年3月以来在非洲新冠危机期间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发挥作用。主要目的是丰富关于疫情对非洲国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证据,并在该证据基础上,确定政策影响并提出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数字化转型的“伟大加速器”,技术处于各国应对危机的最前沿。过去一年的经验表明,技术治理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既保护个人权利,又致力于公共事业。
国际经济合作可在确保尽可能顺畅地立即摆脱疫情以及将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降至最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还可以将疫情的长期成本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重建工作的收益。
本文研究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决策者面临的财政挑战,尤其是一旦疫苗接种计划开始使疫情受到控制,国家最终收回对经济的特殊支持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回顾了过早和延迟政策正常化的风险,并提出了一种向疫后世界过渡的方法。
气温不断上升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不可预测的降雨,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特别是在粮食安全、生计和被迫流离失所方面,产生了严重后果。
能源转型是实现2016年《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全球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欧盟已同意共同努力提供实现能源转型所需的资金,但还需要更多。本文就中欧合作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