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角度来看,欧盟关于战略自治的争论关乎欧盟自身在世界的未来。对美国来说,这关系到其主要盟友的未来。然而,对俄罗斯来说,这事关一个重要邻国集团的未来。本文认为,获得战略自治雄心将被与莫斯科地区紧张局势所阻碍或重塑,这有助于加强跨大西洋纽带,并为欧俄合作留下很少空间。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及经济和政治动荡持续之际,国际经济合作已然破裂。意大利是2021年G20的轮值主席国,G20国家有机会齐心协力制定共同的贸易和投资对策来抗击疫情,支持全球经济复苏,重建更美好的未来。他们还需要重启世贸组织,以支持新的多边合作。
在欧洲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再次部分封锁的背景下,本报告根据Euroframe机构的预测提要对2021年和2022年的经济前景进行了评估,重点是欧元区。总体而言,Euroframe机构预计,在疫苗接种工作陆续展开的支持下,当前仍处于低迷状态的经济活动将在2021年和2022年逐步恢复。
本简报探讨了迄今为止对疫情经济冲击的政策反应是如何避免出现系统性的全球流动性紧缩的。它概述了随着疫情相关经济挑战的演变,可从国际合作中受益的几个政策领域,并提出了4项行动建议。
中国已成为西巴尔干地区的杰出参与者。该国的活动在整个地区分布不均,但却遵循相同的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中国努力在关键经济领域确立自己的地位并逐步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中国正将与西巴尔干国家在文化、媒体和政治等领域的互动逐步转变为长期的制度化关系。
面对阻碍经济流动性、冲击全球经济的新冠病毒危机,目前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疫苗。然而,与研制疫苗同样重要的是疫苗接种:要赢得前所未有的涉及所有国家、全球人口的“疫苗接种战”。伴随着接种疫苗的战略,各大国开始“疫苗外交”并建立新的战略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永久性控制疫情是降低其健康、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关键。这就要求全球大部分人口尽快接种疫苗,而这需要全球南北国家之间以及全球社会参与者之间团结一致。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
本文审视中国与非洲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地缘政治方面担忧的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探讨数字丝绸之路的作用。本文旨在超越围绕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政治化叙事,将其与实际行动进行对比。
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终在2020年底宣告完成。通过这项旨在开放市场而不是封闭市场的独立对外经济政策,欧盟赋予其 “开放战略自治”新的含义。
本文全面审视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肯尼亚合作及其对肯尼亚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它的论据基于官方文件和数据,以及基础研究。它的发现有助于讨论“一带一路”对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由于近年来供应链日益分散和全球化,全球许多产品必须经过无数的生产步骤(从原材料提取到销售点)。确保生产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许多公司乃至最终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一项重大挑战。区块链技术或推动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