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4日再次收紧货币政策,这是金管局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连续第五次也是今年年内第四次收紧货币政策。金管局在新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修改了对通胀压力转弱时间点的判断。分析人士也认为,新加坡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面对通胀问题。
10月15日在线上开幕的第13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规模和功能上扩容升级,加大了采购商营销邀请力度。不少企业“携”新产品亮相广交会,并通过直播方式引流获客。调研发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外需出现走弱趋势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积极创新产品,对现有产能进行升级改造,我国外贸加速提质发展。
在海南省日前发布的新一批地方标准中,《康养旅游基地服务质量规范》将于11月15日起实施,对中医药文化康养项目等的规划、设施、管理和服务规范等制定了明确标准,也意味着海南“2025年成为国际化‘康养之都’”的规划正进一步落实。
目前,匈牙利中资企业商会拥有会员近70家,投资涵盖化工、金融、通讯设备、商贸物流、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锂电池等广泛领域。锂电池等广泛领域。在已在匈成功投资的中企看来,匈牙利地处欧洲中心地带,是联系东西方市场的桥梁,进入门槛要低于西欧市场,又能够迅速融入欧盟内部产业分工体系。
经历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企业在海外新能源投资建设业绩不俗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建议从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建立健全企业境外竞争协调机制、加强研判提高风险意识、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海外高质量发展。
印度总理莫迪10月1日在2022年印度移动大会上正式宣布启动5G通讯商用服务,这标志着印度正式进入5G时代。分析指出,5G服务的推出不仅将促进印度智能手机发展,还将加快经济增长,5G的推广或将进一步促进印度新兴技术的进步。
鉴于能源价格高企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欧洲的钢铁、化肥等制造业公司被迫减产、停产或将业务向外转移,而美国是其重要目的地之一。这些影响使欧洲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并有可能对其工业造成持久损害,引发欧洲对“去工业化”的担忧。
英国财政大臣夸西·克沃滕近期宣布了该国5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以提振经济,却引发金融市场大幅震荡: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创下历史新低,英国政府债券遭抛售,养老金基金面临流动性危机……尽管英国央行和政府随后公布补救措施暂时稳定了市场情绪,但仍留下很多问题,英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陡增。
历经十年发展,中国外汇市场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成功经受住多轮外部冲击考验,保持总体稳定的发展格局。随着金融市场开放领域逐步从股票市场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全方位拓展,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延伸,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显著提升,跨境证券投资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金融市场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不久前,上海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启动国际氢能谷建设,首期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氢能场景优势,致力于推动氢能制、储、运、用等全产业链发展。临港新片区正在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力,在实现氢能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助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较此前预测持平。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收缩至2.7%,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IMF发出警告,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巨大下行风险,“最糟糕的”时期还未到来,政策制定者需沉稳应对。
1600多家企业线下参展,近百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10万多平方米展览总面积……为期4天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9日落下帷幕。
中马“两国双园”建设十年来,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300亿人民币。记者在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调研了解到,马来西亚的投资机遇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密不可分,中国企业可借助“两国双园”的合作模式,多举措推动产业升级,全力中马两国经贸合作发展。
作为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陆海经济带的大通道,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将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更加紧密相连。这一经济走廊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了物流链的不断扩容、产业链的双向互动,迸发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澎湃动力。
从9月16日在广西召开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东盟国家的能源需求强劲且呈现四大趋势,我国电力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宜从加强分析研究、加大电网建设、重视技术标准输出等方面发力,推动电源、电网、技术、装备及整个电力产业链向东盟国家深度传导。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新加坡非石油类本地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4%,涨幅高于7月的7%。不过,电子类产品出口却出现2020年11月以后的首次同比下降,降幅为4.5%。分析人士认为,电子类产品出口下降增加了新加坡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的风险。
9月20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重要论坛活动上,中哈两国企业签订了4.7亿美元投资合作协议,涉及绿色矿业、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哈两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发展创造了机遇。
联合国和平发展信托基金近日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展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有着协同互补效应。
我国已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布局全球化市场、打造世界品牌成为各大车企的重要战略选项。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是未来发展必经之路、前景广阔,在金融服务、海运物流、法律法规认证等支持配套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显示 2547 条中的 881 到 9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