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援冈比亚医疗队6月30日结束为期一年的援助任务,从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启程回国。
第二批中国援冈比亚医疗队6月30日结束为期一年的援助任务,从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启程回国。据了解,医疗队在一年任务期内收治门诊病人3500人次,住院病人2451人次,手术467例次,抢救危重病人170人次,针灸1130人次。医疗队还先后5次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帮扶10多个冈比亚家庭,300多人次从中获益。
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国务秘书雷特瓦里·本采26日在首都布达佩斯说,匈牙利医疗卫生体系日益重视预防保健的作用,这与中医“预防为主”的理念接近,相信中医药将在匈牙利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中国和蒙古国建交7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26日在乌兰巴托正式启动。
由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中医药发展基金25日正式启动,开始接受中医药业界及相关团体申请,以促进中医药界发展,提高业界整体水平。
在位于埃塞俄比亚中部的提力提·戈比村,一间由木架支起的茅草房,一个简陋的文件柜,一套长桌椅,组成了当地居民的免疫接种站。每年有超过2700人在这里进行疫苗接种。
来自合肥市直部门、中欧双方科研人员,投资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从业人员,离岸基地空间载体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
2003年葡萄牙成为欧洲首个通过针灸立法的国家,目前已有10%以上的公立医院希望将针灸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尤其希望将针灸应用在治疗痛症领域。
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12日到黎巴嫩南部一处村庄医疗点巡诊,展开本批工兵分队部署至任务区后的首次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基因测序企业华大基因近日与澳大利亚健康数据公司Pryzm Health宣布合作,将基因组相关的精准健康服务引入澳大利亚。
由比利时安特卫普市政府和比利时欧洲中国传统文化联合会主办的“一带一路”中医名家海外行活动10日在安特卫普举办,吸引众多当地中医药文化爱好者、普通市民、华侨华人到场聆听。
罗马尼亚第一届国际中医药大会6日在中部名城锡比乌开幕。为期3天的会议以“共建一带一路文明、共享一带一路健康”为主题,就中医的发展、创新和国际推广进行专家对话和交流。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的特色在于,融合“实现全民健康”“创新促进健康”“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三大主题。
传统医药“贾氏点穴疗法”项目于2014年入选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该项目的传承人陈荣钟教授被认定为“贾氏点穴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基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和企业诉求,国家药监局5月31日发布《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电子提交技术指南(试行)》,并将于今年6月24日启动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同时也保留线下申报。
30日上午,辉瑞普强全球总部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跨国药企首次在中国设立全球总部。
中国第19批援助卢旺达医疗队2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向当地的马萨卡医院移交一批中国捐赠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28日,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在广西防城港闭幕并发布《防城港宣言》,广西将在防城港设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和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国际医学文化与新技术高峰论坛”2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两国医学界人士就传统医学文化、医学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显示 5340 条中的 5041 到 50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