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长三角领跑跨境电商 成外贸新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8-29 16:11:00

新华社信息上海8月29日电 (记者刘品然、郭敬丹) 近日,2016(上海)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IEBE)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蓝皮书(2015)》显示,2015年跨境电商增长强劲,交易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成为外贸的重要支撑。

在贸易对象上,美国、欧盟、东盟成为我国三大跨境电商贸易对象,交易额分别占到16.6%、15.3%和11%。我国跨境电商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

蓝皮书显示,出口占跨境电商贸易的84.8%,进口为15.2%。

作为传统制造业中心和外贸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依靠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上海自贸区等政策倾斜,处于此轮跨境电商发展的第一阵营。蓝皮书显示,从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看,江苏、上海、浙江分别位列第二、第四、第五位;从跨境电商交易额看,江苏、浙江、上海位列第二至四位。

2015年,杭州、宁波等城市出口订单和货值呈百倍增长;上海自贸区2015年1月至7月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总货值同比增长109倍。

蓝皮书指出,作为经济发展最快最有利的地区,长三角地区还将延续在跨境电商中的先发优势,但优势能否持续保持,取决于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和政策倾斜力度。

当前,种种迹象显示,长三角各省市都在有意布局跨境电商的外贸转型,切入点主要依托产业升级和政策倾斜。今年3月,杭州获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浙江省内企业正借势密集布局跨境电商,通过建海外仓、打造自己的运作平台谋取转型。苏州也着手打造长三角跨境电商孵化地。

相关推荐
三大区域,外贸为啥跑得快?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外贸向新向优,展现出强劲韧性。其中,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52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京津冀区域进出口3.91万亿元,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哈尔滨首票“9610+TIR”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落地

“9610+TIR”则是指境外个人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后,跨境电商企业采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报关,把货物交给有TIR资质的车辆运输,一站式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光轨纪·中欧班列故事 | 万里之外,“隔日达”!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中欧班列(成渝)的始发地之一,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坐落在这里的核心区域,馆内由中欧班列运输而来的欧洲特色商品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