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欧盟对华钢材征重税违反国际承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11 09:56: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11日电 (胡宇、刘斐) 在国际场合承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话言犹在耳,对中国产钢材征收高额反倾销关税的决定就已迫不及待出炉。欧盟此举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对贸易开放的真实态度。

本月7日,欧盟委员会以快速应对“不正当竞争”为由,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和中厚板两类钢铁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税率最高达22.6%和73.7%,有效期至少为6个月。

仅就今年而言,欧盟已不止一次对中国钢铁企业发难了。年初,欧盟委员会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征收幅度为13.8%至16%的临时反倾销税,之后又调整为10.9%至25.2%。8月份,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冷轧钢板产品做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实施税率19.7%至22.1%的最终反倾销措施。

近年来,中欧经济合作日益加深,但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化工、纺织、机电、光伏等多类产品频遭欧盟“双反”措施的围剿。

如今,钢铁产品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新前沿。欧盟近来针对中国多种钢铁产品使用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替代国调查方法,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而这也不得不引起中方对欧盟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高度关注和严重担忧。

目前,中国钢铁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不足5%,是不可能对欧盟钢铁产业构成严重冲击的。欧盟打着维护市场秩序的旗号,一再对中国钢铁制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用意和目标实在令人生疑。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欧盟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很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跟风仿效,形成围剿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矩阵”。

作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欧盟的新贸易保护措施有悖于其在国际场合做出的郑重承诺。9月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重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并将减少及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

欧盟连续对中国钢制品征收不公平的反倾销税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这不利于双方增强互信,也会向国际社会发出错误信号。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约定,欧美国家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自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届时,欧盟将不能以替代国的调查方法对中国的出口企业加以钳制。欧盟针对中国钢铁的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也很可能关乎“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博弈。

欧盟应以包容的胸怀对待从事对欧贸易的中方企业,以公正的立场处理中欧贸易纠纷,以充分的诚意恪守庄严的国际承诺,只要双方以诚相待,中欧经贸关系的美好前景依然是可期待的。

相关推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专访|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中国举行,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过去50年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规划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携手开创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