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福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4-25 08:50:14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郭宇靖)记者24日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办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获悉,福建省围绕打造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叶飞文介绍,2018年福建省沿海港口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81个,港口货物吞吐量5.58亿吨,增长7.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647万标箱,增长5.3%;开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176列,新开通福州港至成都、莆田湄洲湾港至萍乡、厦门港至江西的海铁联运班列;“数字福建”建设稳步推进,“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互联互通不断加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凸显。

叶飞文介绍,在经贸合作领域,已举办19届的福州海交会经批准更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国际性经贸合作平台;2018年福建省备案对外投资企业194家,对外投资额55.2亿美元,同比增长57%。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3946.2亿元,同比增长10.7%。

在人文交流领域,文化旅游合作持续开展,福建省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阿根廷等国家建设了一批福建文化海外驿站。

在体制机制方面,福建省与印尼中爪哇省、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捷克奥洛穆茨州、菲律宾宿务省和新西兰“一带一路”促进委员会签署了“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备忘录;加快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出台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三十五条措施,新推出54项创新举措;加强海关合作,积极推进与台港澳地区和新加坡海关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合作。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