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1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四方面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新编制的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新增郑州至德国汉堡等7条线路。至此,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达17条,开行数量增至年1000列以上,覆盖中国9座城市和欧洲6座城市。
记者从11月18日在西安召开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了解到,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开辟了联通亚欧辐射东西的发展格局。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果清单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发布,这些成果涵盖中欧班列高效运输、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和创新发展等四大领域。
11月18日,《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中欧班列激发了沿线经济活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1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光轨纪——亚欧大陆的时空篇》中英双语案例集作为大会重点展示的10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在论坛现场正式发布。
在17日举行的2025城市治理国际智库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以“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中欧班列(成渝)的始发地之一,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坐落在这里的核心区域,馆内由中欧班列运输而来的欧洲特色商品琳琅满目。
从0到11万列——中欧班列不仅开行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运行线路也越织越密,运输效率持续提升,所承运的货物品类更是日益丰富,如今已覆盖53个大类、5万多个品种。
在横亘欧亚的交通大动脉上,中欧班列往来驰骋。铁轨串联成网,一张联通亚欧的运输网络越织越密。
横贯亚欧的“钢铁驼队”,在全球聚焦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绿色实践。它用绵长的轨道证明,发展的道路与生态保护的道路,可以是同一条。
在中欧班列这条繁忙的国际物流大动脉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望者。他们忙碌在万里铁道线的关键节点,用青春、汗水与智慧,确保着通道的畅通与高效。
从通关文牒到“一键通关”,从“人找货”到“货找人”,数字化与智能化不仅重塑着中欧班列的运营模式,更赋予丝路崭新的价值内核。
依托中国境内分区域形成的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的开行方式正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加速转变,“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11月16日,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在北京召开。2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城市治理者汇聚一堂,就超大城市治理课题建言献策,为人类城市文明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6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由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和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联合出品的《超大城市治理,北京做对了什么?——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的北京实践和世界价值》一书正式发布。
11月14日至16日,约5000名中外嘉宾、超百家院校企业云集北京,参加2025世界中文大会。盛会从国际中文教育出发,探讨中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无限可能。
显示 1741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