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5000余项前沿成果、超1700亿元意向成交与投融资、超45万人次参展……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3天时间里,这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展现中国科技创新的勃勃生机。
本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以“新布局、新发展、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新格局”为主题,将聚焦“十五五”规划及其世界意义,就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的新布局及其为世界现代化提供的新机遇,携手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在外国人爱上“中式养生”的当下,优质陇药正大踏步走向全球医药健康市场。据兰州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甘肃中药材出口品类达到26个,货值7413.6万元,同比增长4.5%。
11月21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5年“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新时代县域经济学》智库报告,并举办研讨会。
11月21日,2025中韩(盐城)产业园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国内外300余名嘉宾围绕“共享中韩新机遇 碳寻开放新未来”主题,共商经贸合作与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达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
当地时间11月20日晚,应南非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乘包机抵达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
本次晚会以大熊猫这一中国独有的“生态名片”和“外交使者”为媒介,汇聚全球“熊猫伙伴”的智慧与情感,打造一场融合科技、艺术、生态与人文的视听盛宴,向世界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
2025年以来,截至11月19日,途经甘肃兰州北车站技术作业的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达10131列,突破万列大关。
2025年1月至10月,绥芬河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23.5万吨,同比增长25%,超去年全年总量;监管进出境车辆10.3万辆次,同比增长33.9%,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9610+TIR”则是指境外个人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后,跨境电商企业采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报关,把货物交给有TIR资质的车辆运输,一站式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11月18日,伴随着一声长笛,一列满载货物的货运火车,缓缓驶出腾俊国际陆港,向着泰国曼谷奔驰而去,这是“云南号”开行以来的第100列。
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
十多年间,这条“钢铁驼队”从最初单一的跨境物流通道,到如今“班列+枢纽+产业+贸易”的多元融合生态,“中欧班列+”效应正持续放大。
宝塔山巍然屹立,延河水涓涓流淌;古都风华中,“钢铁驼队”日夜奔驰……11月16日至19日,应外交部邀请,来自20余国和2个国际组织的驻华大使、代表和高级别外交官来到陕西延安、西安。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传承与时代面貌,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奋进、开放、创新的中国。
11月18日至19日,2025澜沧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暨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在云南大理举行。来自中方13个省区市与湄公河五国17个省市的政府、经贸、企业、文化、旅游、媒体等领域共200余名代表齐聚,共话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
11月19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太平洋岛国政党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深化交流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11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30天。目前,海关各项准备工作进展如何?企业怎样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百姓可以享受哪些生活实惠?在当天举行的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相关负责人聚焦热点、回应关切。
记者11月1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四方面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显示 1743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