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脱欧”谈判启幕:微笑握手难掩利益纠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6-21 08:59:00

6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英国“脱欧”事务首席谈判官米歇尔·巴尼耶(右)与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握手 新华社 法新

图为欧盟英国“脱欧”事务首席谈判官米歇尔·巴尼耶(右)与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握手 新华社/法新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21日电 (记者郑江华) 欧盟和英国19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启动“脱欧”谈判。欧盟英国“脱欧”事务首席谈判官米歇尔·巴尼耶和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在首场谈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都对谈判气氛不吝溢美之词。

分析人士认为,谈判当天仅刚刚开篇,双方尚未触及实质性问题,所以谈判气氛融洽,但未来随着谈判深入,利益纠葛将逐渐浮出水面,双方恐怕就没这么和气了。

重点

巴尼耶说,当天的会谈“重要、坦诚、有益”,双方就如何进行两阶段的谈判达成了共识。在第一阶段,双方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解决公民权利、金融解决方式(即所谓“脱欧”账单)和北爱尔兰的边界安排等问题;第一阶段谈判取得充分进展后,双方将就未来关系展开谈判。

就重要性而言,公民权利问题和英国应支付的“脱欧”账单问题显然是重中之重。欧盟委员会日前就这两个问题分别发布了立场文件。在公民权利问题上,立场文件提出,英国“脱欧”之日前,在英国生活和工作的欧盟其余27国公民应与在这些欧盟国家的英国公民享有对等的权利,尤其是他们连续合法居住五年后申请永久居留的权利。

在“脱欧”账单问题上,立场文件强调,英国必须尊重其作为欧盟成员国时所承诺的金融义务,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欧盟预算;二是根据欧盟相关条约建立的机构;三是英国根据欧盟政策所参与的特殊基金和机构。立场文件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账单数额,但列出了74个英国曾作出金融承诺的欧洲机构和基金。

巴尼耶还透露,未来每个月双方都将有一周用于谈判,其他三周则用于准备谈判建议和就这些建议进行交流。

难点

在保护公民权利问题上,英国和欧盟立场较为接近,都主张消除“脱欧”给各自公民带来的不确定性。未来谈判的争执可能出现在欧洲法院的管辖权问题上。欧盟的立场文件提出,在涉及“脱欧”协议规定的公民权利保护问题上,欧洲法院有完全的管辖权。而英国则在今年2月公布的“脱欧”计划白皮书中提出要脱离欧洲法院的司法管辖。未来双方在这一问题的碰撞不可避免。

在“脱欧”账单问题上,不少欧洲媒体测算英国应向欧盟支付的账单金额约为600亿欧元,有的测算甚至高达1000亿欧元。欧盟官方一直对这些猜测不置可否,给外界无尽的遐想空间。而英国议会上院3月初曾发布报告称,英国没有法律义务向欧盟支付“分手费”。这笔费用付不付、付多少、怎么付,未来势必成为双方角力的一大焦点。

关于未来与欧盟的关系,戴维斯在当天的记者会上重申,英国政府的立场没有变化,英国将离开欧洲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与欧盟就自由贸易协议展开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从戴维斯的表态看,英国保守党政府并没有因近期大选的失利而软化其“硬脱欧”立场。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在于,欧盟和英国都希望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和爱尔兰之间能保持一个“软边界”,但在英国“硬脱欧”的情况下,如何达成这种“软”安排,将考验双方的智慧。

变数

目前“脱欧”谈判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在于英国国内政治存在变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本月8日举行的议会下院选举中未能获得过半数议席,只能与民主统一党组建联合政府,但双方在“脱欧”问题上立场并不一致。而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内部的地位也因选举失利受到动摇。同时,伦敦居民楼火灾等突发事件也对特雷莎·梅政府造成了压力。

有英国媒体分析认为,巴尼耶和戴维斯19日的谈判主要是“做戏”——提供一个微笑、握手和拍照的机会。特雷莎·梅政府试图以此向外界显示,尽管大选后国内出现政治困难,但她已和欧盟官员开始坐在谈判桌前了。

欧洲政策中心主任法比安·祖莱格认为,大选没有给英国带来一个强大的领导层,反而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遭到削弱的英国新政府应迅速调整其谈判立场,表现出对欧盟的妥协意愿,否则英国最终无法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

此外,“脱欧”谈判的另一大变数在于,保守党政府的“硬脱欧”政策能否获得英国公众的支持。根据瑟韦申调查公司18日公布的民调,只有27%的英国人赞同离开欧盟关税同盟。从这一数据来看,英国政府的“硬脱欧”计划并未深入人心,未来或面临调整。

相关推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专访|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中国举行,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过去50年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规划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携手开创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