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香港繁荣助力东南亚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6-27 16:36:00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香港回归以来,祖国内地为香港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支撑。凭借“背靠祖国、面向国际”的优势,香港也成为东南亚各国拓展更广阔市场、寻找发展新机遇的平台。

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不断推进,未来香港优势将进一步放大,东南亚国家可望与之携手,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

背靠祖国,优势难取代

香港地处祖国的东南端,毗邻东南亚,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由来已久。香港回归以来,双方合作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以过去10年为例,香港与东盟的双边商品贸易额增长了72%。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香港有547家东盟企业,其中54家在香港设立了地区总部。

“背靠祖国”无疑是香港保持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分析人士指出,回归之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融为一体,这为东南亚各国进军内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印尼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与香港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中国跟东南亚地区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香港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独特,成为中国内地与东南亚之间的桥梁与枢纽。”

“香港是一个战略点,因为它跟中国内地拥有良好关系,这将帮助印尼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向中国内地出口产品,”印尼工商会国际事务副主席欣塔·维查亚·卡姆达尼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香港进行的。”

数据显示,东南亚各国每年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近九成是与中国内地进行的,且金额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面向国际,各国来“掘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就初步发展成亚太地区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其地位在回归祖国后不断加强,成为东南亚国家建立对外经济联系,特别是引资的首选地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许多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资金缺口,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可以凭借金融领域的优秀人才和丰富经验,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吸引外资的平台。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认为,香港国际竞争力最强的领域就是金融业,不仅有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良好基础,还屡次经受住了风浪考验,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稳定,巩固了自身地位。

在他看来,香港对于马来西亚公司的吸引力也体现在这方面。“马来西亚几大银行如马来亚银行、联昌银行和大众银行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和网点,看中的就是香港金融业的集群优势。”

菲律宾香港商会会长陈章成说,香港商人是亚洲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投资者,在东盟十国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税收,是亚洲各国政府努力吸引的对象。“菲律宾也希望以地缘优势,争取更多来自香港的投资。”

“一带一路”,引领新未来

香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东南亚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地区之一。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双方可以互惠互补,合作共赢。

陈章成说,香港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有能力在金融、融资方面向经济较为薄弱的菲律宾提供实质帮助,菲律宾则有不可忽略的英语沟通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等优势,可以向香港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优质劳工。

“一带一路”框架下,泰国与香港的合作初见成效。今年5月,一场聚焦“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泰港双方就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泰国副总理颂吉说,香港是亚太地区的枢纽与国际化大都市,泰国是东盟地区连接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国的枢纽,东部经济走廊是泰国下大力气发展的项目,双方加强合作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香港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观察人士指出,东盟与香港加强合作,将进一步刺激地区贸易和投资增长,为东南亚区域经济开拓更大发展空间。(综合新华社记者梁辉、郑世波、刘彤、董成文、杨舟报道)

相关推荐
滇马媒体人共话友谊

7月25日,来自马尔代夫公共服务媒体、马尔代夫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的十余位编辑记者来到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与中国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际观察丨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共赢未来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展示了与东南亚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合作的亮点。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为各方开辟合作共赢新路径。

南博会东南亚馆:享受多国好物 品味多彩生活

踏入东南亚馆,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气味芬芳的香料、色彩斑斓的手工艺品、此起彼伏的试吃叫卖声……这里不仅延续了往年的热闹氛围与多元文化特色,更带来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