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甘肃:吸引智能制造“西游”添绿色发展潜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18 14:55:10

新华社兰州11月18日电(记者王博、何问)脑袋圆圆、身子胖胖、一双大眼睛扑闪,一声“你好”的召唤,它会转身面向你,回答“我在这里”。

这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就是即将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政务大厅“上岗”服务群众的智能机器人“创创”。他不是从海外进口的“海归”,也不是“出生”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引进“人才”,而是西北小城张掖的“本土制造”,不久前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近年来,古丝绸之路上的张掖市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转换经济动能,一边“东张”,从我国东部地区大力引进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一边“西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掘出口市场。2018年,规划占地1500亩的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张掖市郊“萌芽”。产业园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主要引进手机、计算机、机器人、监控设备等智能装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制造类企业。

研发智能机器人“创创”、来自山东的创泽智能机器人(甘肃)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西部地区的相对人力成本优势及‘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吸引我们企业‘西游’。”公司副总经理孙源宏说。

如今,越来越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智能终端产业公司开始踏上“西游”之路。产业园已与40余家企业签约,包括创泽在内的4家企业已落户园区、开业运营,生产的30万部手机、40万件SMT贴片已出口至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付鹏国说,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解决就业2万人,智能制造产业将不断释放出新的绿色增长潜能。

“创创”只是甘肃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初,甘肃提出培育壮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等十大生态产业。今年上半年,十大生态产业占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增加到五分之一强。这些产业大都立足甘肃本土优势、力求环境友好、谋求绿色发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相关推荐
一季度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45.4%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7.6亿元,同比增长45.4%,占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5.8%。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农产品出口额达9亿元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农产品出口额达9亿元,其中,苹果、中药材等传统“主力军”出口保持稳定,生鲜蔬菜、柑橘、葡萄等特色产品出口形势喜人。

开放甘肃 通达全球——甘肃加力打造开放“大通道”综述

近年来,甘肃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好用好陆上通道、繁荣空中通道、畅联网上通道,不断强化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切实把“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