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湖北宏泰集团、湖北省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两湖对话”于近日在瑞士蒙特勒举办。
中国持续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显著加速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地缘博弈、技术鸿沟及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中国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发生深化变革,以务实行动引领全球低碳转型。
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正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一系列与绿色转型密切相关的论坛成为各方关注热点。
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从2005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未来研究中心与老挝国立大学林学院、老挝国家农业与林业研究所等单位展开合作,探索生态胶园建设、低碳橡胶贸易的绿色未来。
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是新疆承接我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压舱石”,为新疆国家级煤电基地、煤制油气战略基地等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一资源优势,也深度塑造了新疆的能源格局。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月9日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发展,中非始终是“同路人”“行动派”。绿色发展将成为中非合作又一个闪光点。
2025年1月3日,第三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专家评审会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举办,来自政府、环境领域、国际组织和媒体的13名专家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
2024年,中国在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同时,坚持践行多边主义,积极与国际伙伴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力量。
12月12日,近百名中外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专家嘉宾齐聚“一带一路”绿色低碳专家网络(GLEN)对话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合作伙伴交流会,共享经验、深化共识、凝聚合力,为推动绿色低碳合作、实现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孙轶颋表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泉,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公共投资、社会资本和国际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气候投融资的动力。这三个耦合对于推动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非常重要。
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发起建立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成果斐然。9日,依托该平台设立的“一带一路”低碳服务平台在广州南沙举办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上重磅发布。
11月15日,2024年第三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展播会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举行。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节水灌溉、荒漠化治理……在10月25日至28日于宁夏银川市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上,“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共同家园”成为与会各方热议主题。
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持续合作,成为落实八项行动进程中的重点方向。
五粮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的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争做中国酿酒行业“零碳酒企”的先行者。
迄今,中非已有数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合作项目。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上,一座座风电站、水电站、光伏电站拔地而起,将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澎湃“绿色动力”,照亮非洲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倡议实施示范国第一次技术研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多个国家的中外农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实现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
作为绿色技术的倡导者,中国预计将继续推动海外“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化,更广泛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显示 29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