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发布长三角一体化施工图:围绕“1+8”区域推进大都市圈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13 16:05:32

新华社上海1月13日电(记者何欣荣)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发布。根据方案,上海将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围绕“1+8”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三大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根据中央要求,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对此,上海提出,将持续深化“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比如,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将增强资源配置功能,积极探索合格境外投资者全面参与上海各类要素市场,大力吸引国际金融组织、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入驻,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加快打造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在全球科创中心方面,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导向,上海将全力打造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张江实验室创建为国家实验室,与安徽合肥共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根据方案,上海将加快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围绕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的“1+8”区域范围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发挥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公共服务的普惠便利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上海提出,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共同探索建设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异地就医备案互认,深化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争取实现全部统筹区和主要医疗机构两个全覆盖。建立跨区域养老服务补贴等异地结算制度,研究规划和建设异地康养基地。

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形成合力,必须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共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区域土地指标跨省调剂机制,优先保障跨区域重点项目落地。完善专项建设债券、绿色债券等债券的发行机制,推动区域专项债发行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完善信用长三角平台,加大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需要聚焦重点区域率先突破。方案提出,要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等三大区域,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对外开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