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老铁路建设者胸怀“大爱”“小情” 边抗疫边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4-14 10:00:20

新华社万象4月14日电(记者章建华、刘向波)往年3月,老挝北部多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今年却迎来几场暴风雨,有时还夹杂着冰雹,给这个全年无冬的国家带来些许凉意。在这里,中国中老铁路建设者们正胸怀中老友谊的“大爱”和对祖国亲人的“小情”,边抗疫、边建设。

3月24日,老挝首次发现2例新冠确诊病例。警报拉响!中老铁路建设者们迎来了严峻的考验。

当天深夜,在老挝首都万象以北百余公里的中国电建水电十五局中老铁路项目部,综合部主任曹恺还在伏案完善项目部的防控计划:加大防疫物资储备、严格员工出入管理制度、细化现场疫情监控体系,安排集中采购储备生活物资……一系列有力举措让项目部全体人员吃了颗“定心丸”。

安全部主任崔勇喜欢“夫战,勇气也”这句话。他自己也“勇”字当头,负责项目施工全线44公里的疫情排查。排查一遍所有工点最少需要两天。崔勇白天走访施工一线,晚上带着翻译深入工区讲解防疫知识。有时,上班前倒好一杯热水放在车上,下班时这杯水还原封未动。

由于每天接触的人员超过200人,崔勇无论回来多晚,都会把身上的衣服换洗一遍,既是保护自己,更是对他人负责。他常开玩笑让大家远离自己,言语虽然轻松,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的工作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担当和勇气。

疫情给本就不易的中老铁路建设平添不少难度,而疫情带来的阻隔更让建设者们揪心,本该休假的员工归无定期。

“闺女,妈看电视上说,国外疫情严重,你快回来吧!”“妈妈,我要妈妈!”视频那头传来妈妈和孩子的惦念,陈燕忍住心中波澜,强笑着说:“妈,你们照顾好自己,我这好着呢!二宝,在家好好的,听奶奶的话,铁路修好了,妈妈就回来!”

挂断电话后,这位年轻的财务管家眼泪簌簌往下掉。作为项目上为数不多的女职工,陈燕付出的艰辛更多,但擦干眼泪,她依旧是那个爱岗敬业、开朗爱笑的财务能手。

“好了!加满了!慢点开车,注意安全!”每次加完油,马师傅总是这样说。马红力是项目油库管理员,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共产党员。

2月初,马师傅接到母亲病重入院的消息。当时项目正是用人之际,受国内疫情影响部分人员不能及时返回项目。家里的事,马师傅对谁也没说。3月17日,母亲病危的噩耗传来,年过半百的马师傅像小孩一样不知所措。项目部得知消息立即安排专人专车送他到机场,可他终究没能和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

正是许多平凡如曹恺、崔勇、陈燕、马红力这样坚守梦想的中老铁路建设者,在疫情肆虐期间保障着项目顺利进行。中国电建水电十五局老挝代表处执行经理白健1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水电十五局承担的中老铁路工程标段任务将按进度于年内完成!”

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将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稳步推进中老双边合作。我们坚信,在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指引下,双方各领域合作一定能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雨过天晴后迎来更大发展。”

相关推荐
中老铁路跨境旅客突破60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5日,来自老挝、泰国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共计60万余人次,搭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实现跨境旅行。其中,今年以来约20.4万人次,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实现逐年增加。

“从中国式现代化看到老挝的希望”

老挝与中国山同脉、水同源,是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老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是内陆国家,没有自己的出海口,资源一直处于沉睡状态。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的老挝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突破6000万人次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其中,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59.5万余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