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瞄准“新基建”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4-15 14:17:50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周蕊)疫情下异军突起的在线新经济如何转化为长久的经济发展动能?上海最新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将通过更包容的监管、更开放的场景、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创新的生态,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也为在线新经济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新机遇。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上海将集聚“100 ”高成长性创新企业,推出“100 ”应用场景,打造“100 ”品牌产品,突破“100 ”关键技术。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在线医疗送等12个领域被明确为发展重点,其中,上海明确将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聚焦发展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13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行动方案将帮助疫情期间涌现出的好做法加以固化和推广,打造经济新场景新动能,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转型升级。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介绍,选择12个重点领域是经过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对在疫情中得到爆发式增长并有望持续发力的行业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对比2003年SARS后经济复苏情况得出的。“这些领域有的是因疫情倒逼而新催生出来的新业态新模式,‘无中生有’,包括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有的是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也就是‘有中启转’,包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还有一些则是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也就是‘转中做大’,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生鲜电商零售等。”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针对在线新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瓶颈,将强化产业创新协调机制,加大跨部门、跨层级合力推进解决问题的力度,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措施,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均应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创新新型跨界产品和服务审批制度,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探索扩大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行动,加快建设5G引领的智能网络基础设施,重点支持5G、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示范应用和模式创新。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