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疫后合作潜力巨大——访斐济著名学者凯什米尔·马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6-28 15:14:49

新华社苏瓦6月28日电(记者张永兴)斐济国立大学著名学者凯什米尔·马昆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为包括南太平洋岛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参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相信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新冠疫情结束后的互利共赢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及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上的合作大有可为。

马昆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合作的有效平台,帮助有效打通了世界贸易与投资通道,为现有的世界治理体系及世界经济做出了建设性贡献。

马昆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投资开展建设,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与商机。特别像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南太平洋岛国,“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经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及萨摩亚等岛国建设了诸如道路、桥梁及港口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马昆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创意变成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其发展态势强劲,前景广阔。

他强调,“一带一路”合作有力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并实现利益共享。这次新冠疫情也清晰表明,世界需要经济全球化及自由贸易。

他说,中国在疫情期间为南太平洋岛国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与防疫医疗物资,并与这些国家举行视频会议,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为今后双方更好地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马昆表示,中国除了在公共卫生防疫方面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与专长外,也在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方面卓有成效。疫情过后,新的经济与贸易模式将会形成,跨境电子商务、网上展览会及网上投资活动等将会成为新常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将为渴望发展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南太平洋岛国提供合作的良机。此外,南太平洋岛国大多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中国正在加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因此,双方加大在公共卫生、数字经济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沟通交流,将使“一带一路”合作更加充满活力。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斐济代总理:斐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斐济代总理兼财政、战略规划、国家发展和统计部长比曼·普拉萨德9月27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暨中斐建交50周年活动上说,两国友谊久经考验、历久弥坚,斐中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