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吴刚: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推动中医膏方的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刘洋 2020-11-26 16:20:11

11月21日-23日,第四届中国膏方大会暨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膏方分会2020年度学术年会(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膏方制备与临床应用培训班”)在线上举行。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在会议中发言表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要发挥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要让中医膏方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如在中医膏方的产品生产、技术创新、学术传播甚至市场推动等方面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加速中医膏方的发展。

图为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在会议中发言

他说,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要强调从业人员对产品信誉的重视。炼膏、熬膏是否体现了工艺的标准,是否达到了行业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内服膏滋还是外用膏贴,都需要从业人员和机构对产品信誉的重视,把握好膏方熬制的工艺标准和质量评价,利用互联网评价监督、制备过程监控等信息化的手段,保持膏方产品的良好信誉,进而提升企业产品的影响力。

吴刚指出,中医药适宜技术,最重要的要体现在信服的疗效上。时代发展,让大众对中医药疗效的认识从以往的口口相传模式,逐渐过渡到可信的数据、可重复的疗效评价上。如何加强产、学、研的结合,让膏方企业推出更多疗效信服产品;如何培育出更多专业素质高、行业信服的人才;如何在膏方研究中提炼出更严谨的方法、更可靠数据,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膏方分会希望未来能够借助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凝聚中医膏方专家和产业的力量,引导中医膏方行业以注重信誉为上,推动膏方技术工艺的进步、中医药膏方人才的培养和膏方的学术研究,提升膏方疗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疗效。(敖杜娜)


相关推荐
中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巴西中医药基地签约共筑中巴中医药可信科研平台

中国-葡萄牙人工智能与公共卫生问题“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6日在里约热内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中巴中医药可信科研环境(TRE)”平台建设。

“一带一路·针灸驿站”项目在马来西亚启动

“一带一路·针灸驿站”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公益项目,23日在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隆重举行揭牌仪式。此公益项目由深圳市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

从东方到全球 中医药“出海”驶入“快车道”

9月8日,第三届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在亳州召开。前来参会的马来西亚万丰药行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裕标也有相同的感受。他所在的万丰药行在马来西亚销售2000多种中药材及花草茶等药食同源产品,近年来销售额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