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为疫情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暖流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1-12 10:01:24

逆势上扬的数据彰显了“一带一路”的强劲韧性与活力,架起了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经济复苏的“增长通道”与释放潜力的“共赢之桥”,展现出中国的主动作为与大国担当。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势上扬的数据充分彰显了“一带一路”的强劲韧性与活力,展现出中国的主动作为与大国担当,为全球经济“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

首先,“一带一路”架起了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2020年,“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疫情中相互支持、团结抗疫、共同发展。中国积极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先后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80多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万列,去年前10个月运量就超过2019年全年,成为助力各国抗疫的“钢铁运输驼队”。中国还通过“空中丝绸之路”,向很多国家和地区提供支持与帮助,疫情期间累计运送防疫物资超过1700吨。

其次,“一带一路”架起了经济复苏的“增长通道”。疫情期间,“一带一路”项目没有停滞,反而快速复工复产。例如,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运营通车,开启了巴基斯坦的“地铁时代”。同时,中国同很多“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建立了畅通货物流动的“绿色通道”,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对保障“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次,“一带一路”架起了释放潜力的“共赢之桥”。过去一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等文件,为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注入了新动能。目前,“一带一路”合作已经在“丝路电商”、数字交通走廊建设、跨境光缆信息通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岁寒知松柏,风雨见彩虹。疫情让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更加坚定。2021年,中国将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更加重视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动力、更大空间、更优路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质量迈进。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