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0年11月17+1贸易指数解读:进出口呈两位数增长,投资协定利于贸易提升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1-20 11:03:36

2020年11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17+1贸易指数如下:进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248.57点,环比上涨0.31%,同比上涨24.62%;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261.83点,环比上涨5.17%,同比上涨23.95%;进口贸易指数报收于219.63点,环比下跌10.45%,同比上涨26.41%。

2020年11月,我国与中东欧17国家贸易总额为684.29亿元(人民币计价,下同),同比增长18.82%(同比,下同)。其中,出口493.18亿元,增长17.83%;进口191.11亿元,增长21.45%。1-11月,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6518.03亿元,出口4812.75亿元,进口1705.28亿元,皆增长9.29%。

从国家来看,1-11月,我国与波兰和捷克分别实现进出口额2009.00、1177.82亿元,分别增长15.77%、上涨7.30%;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最高,占比分别为30.82%、18.07%。对华贸易额排在第3-5位的是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这三个国家1-11月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15.18%、1.69%和12.90%。

从增长速度看,1-11月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是塞尔维亚,增幅达到56.89%,其中我国对塞尔维亚出口增速为62.88%,进口增速为40.18%。其次是北马其顿、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进出口增速分别为28.97%、15.77%、15.18%、14.08%、12.90%。我国自北马其顿的进口增速达到40.56%,自黑山共和国进口的增速达到51.75%。此外,1-11月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增长的国家有14个。

从商品种类来看,1-11月,我国出口至中东欧国家的商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机电及机械器具、纺织品及原料、杂项制品,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51.05%、10.12%、7.62%,贸易额分别增长12.90%、5.65%和2.63%。我国进口中东欧国家的商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机电及机械器具、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在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33.98%、28.68%、9.35%,贸易额分别增长12.96%、8.76%和7.76%。

我国与中东欧17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速较快,但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投资合作将进一步拉动双方贸易的增长。 1-1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6亿美元,增长24.9%,占同期总额的16.8%,较2019年提升3.9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143.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08.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7.4%和58.9%。更重要的是,2020年12月30日中国与欧盟正式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在中东欧17国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希腊都是欧盟成员国,将直接受惠于中欧投资合作协定,带动双方贸易的增长。预计12月份的17+1贸易指数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相关推荐
中泰、中贝AEO互认同步落地“通关绿卡”再扩容

天津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副处长李世玮表示,中国与泰国、贝宁实施AEO互认安排后,可有效降低企业口岸、保险、物流等贸易成本,AEO这个“通关绿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上半年云南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

今年上半年,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428.1亿元,同比下降2.8%;进口845.8亿元,同比增长6.6%。

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6%

7月17日,重庆海关发布消息,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651.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2522亿元,增长7%;进口1129.8亿元,增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