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于2035年全面建成 “一核两带”覆盖沪苏浙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1-02-25 10:33:35

新华社上海2月25日电(记者周蕊、何欣荣)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记者从24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到2035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及所在的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其他区域和松江区、金山区,江苏省苏州市的昆山市、太仓市、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浙江省嘉兴市的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和海宁市。根据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为突出虹桥商务区核心地位,方案明确了差异化的政策实施范围。

“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其中,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空铁复合、海陆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联动纽带,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枢纽为发展载体,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功能,兼具对内吸引集聚和对外辐射带动作用。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陈伟利介绍,虹桥商务区将建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逐步开放本、外币境外融资,探索在数字贸易、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等服务业领域试点更多的扩大开放措施。同时,强化长三角高端人才配置,促进高层次人才在长三角区域间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支持在虹桥商务区设点受理长三角企业商标权质押登记。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