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市场给欧洲制造企业带来更多机会——访德国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里斯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3-04 15:36:59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4日电(记者沈忠浩)德国知名叉车制造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商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戈登·里斯克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欧洲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正迎来更多机会,凯傲集团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据凯傲集团当天发布的财报,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凯傲集团订单额在中国市场强劲需求驱动下仍较上年增长3.6%,达到创纪录的94.43亿欧元。

里斯克说,对凯傲集团来说,中国是一个强劲增长的市场,这不仅反映在企业订单上,而且反映在生产和投资上。

凯傲集团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法兰克福,拥有林德、宝骊等多个叉车品牌。2012年中国潍柴动力入股凯傲集团,之后多次增持凯傲股份,现持股比例为45.2%。

里斯克介绍,凯傲集团在厦门新建的工厂2020年投入运行,扩大了当地仓储叉车生产。该集团还在济南投资约1亿欧元主要生产平衡重式叉车,项目2020年8月奠基开工,计划2022年投产,预计2025年将创造800个以上就业岗位。

里斯克说,济南新工厂将帮助凯傲在中国市场拓展工业叉车产品组合,进一步抓住中国工业叉车电动化的发展机遇。

里斯克认为,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数字化、自动化和新能源化将是工业叉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机遇。对凯傲而言,2021年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谈到欧中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问题,里斯克说,协定有利于欧中双边投资,将给欧洲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更多机会。随着中国与欧盟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日趋一致,“双方企业客户将获得更多选择机会”。

里斯克反对保护主义,认为公平竞争才能驱动创新。他说,“开放和自由贸易是每个国家、每家企业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氧气’”。

里斯克认为,制造业的采购和生产早已全球化。长期来看,设置贸易壁垒将自我孤立、终会失败。

相关推荐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迎30周年,持续引领行业迭代

8月11日,“创新引领 与时偕行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庆祝仪式”在上海举行。

柬埔寨向中国出口首批新鲜榴莲

7月18日,柬埔寨通过西哈努克港向中国直接出口首批新鲜榴莲,这标志着两国农业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专访丨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哥伦比亚打开机遇之窗——访哥伦比亚贸易投资旅游局副局长梅希亚

哥伦比亚贸易投资旅游局副局长尼古拉斯·梅希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是哥伦比亚“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哥伦比亚打开机遇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