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让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4-23 11:24:07

新华社柏林4月23日电(记者张毅荣)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体现在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这一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让德国企业保持强大竞争力。为此,德国始终重视这种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把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学校为“一元”,企业为“另一元”。在德国,它是除全日制职业教育和升学导向职业教育以外,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和目的是能直接向企业输送成熟、合格的技术工人。

接受这种职业教育的学生要和培训企业签订合同,内容包括学习起止日期、学习内容、假期、津贴等。学生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当“学徒”,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如此交替循环,通常在两年至三年半内完成整个职业教育过程。最终,学生还要参加评估考试,通过后获得由相关行业协会颁发全国承认的执业资格证书。毕业学员可进入之前接受培训的企业,或去其他同类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暂时不进入就业市场。

德国早在1969年便出台了《职业教育法》,规定了职业培训中学生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该法与其他相关法规一起,为如今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最新目录,德国目前已有325项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涵盖工业和手工业、公共服务、家政、农业和海运等领域。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安雅·卡利切克曾对媒体说:“德国青年失业率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完善的高中阶段‘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德国斯塔蒂斯塔调查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15岁至25岁年龄段群体的失业率为5.6%,过去10年这一数据始终维持在7%以内,在欧盟国家中表现优异。

德国行业协会杜塞尔多夫工商会的分析文章认为,有资质的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对企业自身发展也有很多好处,能帮助企业提前培养成熟员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时所创造的价值要高于培训支出。

随着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模式不断完善,通过重新修订相关法律,引入了“专业学士”“专业硕士”等学位制度,强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等值对应,增强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规定了学生培训期间的最低津贴及每年增幅标准,确保学生的权益。

新冠疫情对德国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冲击。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约有46.5万人新签订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合同,比2019年减少9.4%。为此,卡利切克在媒体上撰文强调,德国繁荣依靠创新能力和“德国制造”,因此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会因疫情而改变。

相关推荐
中印尼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校企合作研讨会在印尼雅加达召开

由中国—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联合主办的校企合作研讨会4月17日在印尼雅加达举行。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助力印尼学子圆梦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印尼鲁班工坊已累计培养300余名技能型人才,并开发了涵盖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实训共计6门双语课程,助力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