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故事|一个水电项目承载的能源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9-27 17:18:45

早晨7点30分,南美洲大陆南端的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阿根廷人马里亚诺·穆索已经驱车前往圣克鲁斯河的基塞水电站大坝施工现场。

UID20210927124515285257.gif

圣克鲁斯河的水源自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总面积仍在增长的冰川之一——莫雷诺冰川。

UID20210927124515477649.gif

利用圣克鲁斯河水发电,是阿根廷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但囿于种种限制,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UID20210927124515260388.gif

2013年,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阿方企业组成的联营体中标基塞水电站项目,让阿根廷人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契机。

UID20210927124515332639.gif

水电站建成后,预计可满足150万阿根廷家庭的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的油气进口开支,甚至可以实现对巴西、巴拉圭等邻国的电力出口。

UID20210927124515238919.gif

UID20210927124515036002.jpg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 魏建华

统筹:秦大军 王志斌 李薇

记者:倪瑞捷 禹丽贞 潘志伟 埃塞基耶尔·普特鲁埃尔(报道员)

编辑:罗林岚 谢禛 解文韬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