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1-11-16 10:00:39

近年来,灵璧县始终把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在培育文明乡风、美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上下功夫,进一步弘扬社会新风尚,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助推乡村振兴。

宣传手段“多样化”。灵璧县不仅利用宣传画册、墙体壁画等传统手段,还充分发挥乡村广播宣传阵地作用,利用村村通广播定时播放传统美德、党和国家好政策等正能量信息,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另外组织灵璧大鼓、灵璧民谣、灵璧琴书、灵璧柳琴等非遗传承人,围绕移风易俗工作内容编写演唱段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表演形式,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把移风易俗政策制度和经验做法,送到千家万户。9月30日举办第二届“移风易俗”集体婚礼。引导新人抵制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婚礼,树立健康向上的婚姻价值观,为年轻人打造为爱减负的简约婚礼新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村规民约”“具体化”。印发《关于进一步修订村规民约的通知》,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着重吸纳乡贤、老执、大厨等人员进入红白理事会,利用名人效应倡导红白事简办。渔沟镇卞庄村建立红白喜事服务中心,实现全村集中、规范办理红白喜事,既方便了群众,又杜绝了铺张浪费;黄湾镇沙坝村精心编制“三字经”式村规民约,并开展知识竞赛,群众乐于接受,广为传颂;娄庄镇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不断丰富完善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创新落实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好人”选树“典型化”。印发《灵璧县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暂行办法》,推动全县各乡镇建立典型评选表彰常态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建“移风易俗”文艺小分队,根据近年来涌现出来“最美孕妇”彭伟平、“带弟嫁人”巩菊、“割肾救姐”王艳秋、“孝义女孩”黄俊等身边好人,创作出多个移风易俗节目在全县范围内演出150余场,形成了人人争当楷模、村村争创文明的氛围日益浓厚。

党员干部“示范化”。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虞姬镇朱桥村与全体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具体做到“五带头”: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参加移风易俗党课、带头宣传移风易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提升移风易俗工作的感召力,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收效。

环境整治“常态化”。灵璧县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深化“美丽庭院”“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组织实施“五净一规范”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进实施一月一考核,一月一评比,并根据排名情况兑现人居环境整治人均一元钱奖补资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移风易俗有机融合,培养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杜宇)

相关推荐
博物馆新地标:浓缩安徽灵璧的“文化DNA”

安徽灵璧县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西周铜簋的饕餮纹饰在柔光下流转,静静诉说着3000年前淮河文明的回响。

安徽灵璧县税务局:全链条赋能 破解新办企业“成长烦恼”

今年以来,灵璧县税务局创新推出“四维联动、全链条赋能” 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其合规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走深走实。

安徽灵璧县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培训

9月7日上午,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在游集镇组织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切实保障“三秋”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与作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