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合保税区“提前适用”政策在海南首次落地实施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01 14:49:16

海口海关30日发布消息称,海口市空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29日向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申报入区引射筒自用设备,按照“提前适用”政策享受免征税款165.32万元人民币。这是综保区“提前适用”政策在海南的首次落地实施。

据悉,该业务也是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今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后、通过验收封关运作前办理的首票业务。

“提前适用”政策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综合保税区的21条支持措施之一。根据规定,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综保区后,拟入区企业即可以申请办理注册登记,进口自用设备可以申请提前适用综保区税收政策,突破企业必须在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后才能享受政策优惠的限制,解决拟入驻企业无法提前进口设备进行安装调试难题,促进企业更快建设投产。

海口市空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后第一批申请入区的企业,首批用于发动机分解、清洗、检测等维修业务的工装设备总值约2300万美元。

“因该项目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需要高度契合,如果等到综保区验收后再进口、安装、调试进口设备,周期较长,会对项目进度产生较大影响。如按照以往政策全额缴税,又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现在根据政策红利,可以提前安排设备入区安装调试,并享有综保区税收政策,保障了项目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的协同作业,为项目按时投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口市空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邢小霞说。

为助力“提前适用”政策顺利落地,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专门制定方案确保设备入区全过程顺畅进行,派员提前完成企业综合保税区资质备案审核工作,全程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完成注册变更、设备账册申报设立等工作,开通设备入区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

该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出台更多措施支持区内开展保税维修、融资租赁、航材贸易等业务,助推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上在三亚举行

6月20日下午,由海南省能源协会和海尔新能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新能源行业交流暨海尔招商会在三亚召开。

聚焦自贸港重点政策 海南推出系列政策解读短视频

6月9日起,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联合海南省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处长(局长)讲政策”“企业谈政策”等生动直观的短视频,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重点政策,帮助企业和群众了解政策、熟悉政策。

海南省能源协会与东方市政府座谈助力自贸港绿色发展

4月28日上午,海南省能源协会会长、农工党海南省能源支部委员会主委吴太能率队前往东方市人民政府开展座谈交流,聚焦光伏、海上风电、储能及“驭风行动”等新能源领域,共同探索新能源产业合作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