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大棚经济托起农民“致富梦”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4-07 10:00:19

走进G343国道路边的安徽省灵璧县汴河村油桃大棚,桃花开的正艳;新建的葡萄园里,一株株葡萄树苗正发芽生长,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蔬菜大棚里满眼翠绿,芦蒿长势喜人。“这批芦蒿等着发走,这一棚今天要割完,一大早就喊着十几个人来干活。”在汴河村尹德侠家的蔬菜大棚内一派忙碌的景象,割芦蒿、掰叶子、整理好的鲜嫩芦蒿一捆捆摆放在地里,等着集中装车。

尹大姐说她家租了十个棚种芦蒿,这是今年的第二茬蒿,一年能收三茬,今年芦蒿长势好,价格比往年高,除去成本开支,一年靠种大棚蔬菜纯收入十几万元,虽然辛苦些,但是既能看家守院,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出外打工强多了。忙的时候就找本庄一些婶子大娘来帮忙,还有些贫困户主动来大棚里找活干,手快的一天能挣六、七十块,手慢的也能挣个三、四十块,这活六、七十岁的都能干,尹大姐一边说着这几年种大棚的经历,一边麻利地整理着芦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汴河村蔬菜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像尹大姐这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他们选择留在家里承包大棚种蔬菜、果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近年来,汴河村在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的扶持下,转变思路,大胆尝试,成立灵璧县翠芦农业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户流转土地400亩建造大棚,形成规模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芦蒿种植已经成为汴河村的主打产业,一批种植大户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带动周边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汴河村由原来的贫困村蝶变成省级文明村,在全镇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汴河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扩大产业规模,增加火龙果、油桃、阳光玫瑰等特色水果种植,形成了果蔬产业园。下一步,我们准备考察更多适合当地种植的果蔬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引进果蔬冷藏工艺,增加果蔬附加值,促进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创立果蔬品牌,提升品质,扩大汴河果蔬知名度,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也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收益。”村党组织书记王永说。

当前,娄庄镇把探索特色产业规模化、多样化发展新路子当成首要任务,在延伸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对有发展优势的村重点扶持,打造产业示范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钱挣。(孙莉    娄现桃)

相关推荐
农行定点帮扶倾心相助 鄂伦春特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五

2023年,鄂伦春自治旗与农业银行“结缘”,成为农业银行第五个定点帮扶县。两年来,农业银行聚焦鄂伦春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投放、资金捐赠、招商引资、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

金融巧筑安居梦:农业银行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四

从水利设施到住房保障,从产业培育到公共服务,在每一个关乎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环节,农业银行始终推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跨越,既补“硬件短板”,也强“功能弱项”,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衔接、长效发展。

农业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构筑产业兴旺新图景——“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农业银行始终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线,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走出一条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