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西自贸试验区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 吸引产业聚集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05 15:14:33

广西商务厅厅长、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春庭3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推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一季度,新设立企业7294家,同比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6929万美元。

杨春庭表示,广西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8月30日正式挂牌以来,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开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众多领域大胆改革,打通产业发展瓶颈,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家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

其中,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探索开展“保税维修+加工贸易组合业务”新模式,降低企业采购及物流成本;钦州港片区推出进口植物产品“分类管理”业务改革,实现大宗散装进口植物产品“船边直提”;崇左片区创新跨国出入境车辆边检快捷通关新模式,成为中国首个启用快捷通关查验模式的沿边口岸,保障疫情下跨境物流畅通。

为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机遇,广西自贸试验区促进进口贸易创新,探索开展保税维修、跨境电商零售部分进口药品等业务,全力加快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

“上述创新举措有力促进了产业聚集发展。”杨春庭介绍,今年一季度,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工业投资增速达207.1%,签约入驻南宁泰克半导体存储产业研发基地一期、华芯邦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与集成创新型产业基地等8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钦州港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4%;崇左片区跨境电商贸易货值同比增长70.5%。

杨春庭表示,当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步入“拓开放、聚产业、快发展”阶段,接下来,将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

据悉,截至3月31日,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超6万家,是成立前的17倍。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粮仓”握手 共享发展机遇——河南加快与东盟粮农合作

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前8个月双方进出口达743.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