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交流周以“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人文纽带作用,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7月24-27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举行。其间,以“职教出海、教随产出”为主题的合作洽谈及经验交流研讨会召开。
记者7月23日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近日斯里兰卡驻广州总领事馆致函秘书处,确认斯里兰卡出任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邀合作伙伴。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于今年7月24日至27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其间,拟举办相关活动19项,全年其他时段还将举办活动97项。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在同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时,始终真诚回应对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迫切愿望,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中国将继续同东盟国家一道,携手同行,不断创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动能。
中国-东盟外长会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代表共同主持,东盟各国外长、东盟观察员及东盟秘书长与会。
从兰州街头摊贩叫卖的泰国金枕榴莲,到马来西亚市场热销的甘肃礼县柑橘,中国西北内陆省份甘肃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医药、文旅等多个领域碰撞出火花。
本文认为,东盟过去那种将经济和政治安全分开处理的分隔式共同体建设模式已难以为继。东盟必须确保其机构和框架能够有效调动起来,帮助东盟成员国应对新出现的形势。
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促进中越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中国南宁市2025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活动6月29日在越南顺化市启幕。
6月19日,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出席2025年中国-东盟关系雅加达论坛时说,数字经济、绿色转型、供应链韧性、交通互联和旅游合作五大战略领域将重塑东盟-中国关系的未来。
2025中国(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6月10日在广州举行。现场签约7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31亿美元,分布在农业、矿业、文旅等领域。
日前,在江苏—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江苏发布5大典型成果,交出5年亮眼“成绩单”,并启动“江苏—东盟国家青年学子交流行动计划”,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目前,在江苏的东盟国家学生规模、质量均居国内前列,江苏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首选地。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助理秘书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卢韦谢杰5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日报网站发表英文文章《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议题不止贸易》。文章说,中国、海合会、东盟三方合作潜力巨大、战略意义深远,将为全球市场注入确定性,恢复对多边机制的信心。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5月27日发布。
马来西亚智库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高级研究员本恩·纳戈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东盟、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加强合作,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
中国—东盟经贸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推介会5月2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和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
5月22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本次矿业大会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共促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矿业领域嘉宾代表39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国际矿业合作大计。
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5月2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视频形式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共同主持召开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
5月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搭乘中越班列发往越南安员站,标志着中国邮政在国内通过铁路运输的东盟跨境货运专列正式开通。
显示 111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