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工业布局规划出台 首划“三区一线” 保障制造业底线空间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7-12 15:30:10

日前,经天津市政府批复同意,《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2—2035年)》日前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达到40亿元/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到2035年,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稳定,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规模占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比例约为23%,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据悉,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要求,该规划首次划定三类管控分区及工业集中发展控制线“三区一线”。在天津市范围内划定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和减量调整区三类政策管控分区,对工业用地进行分类管控。

“重点发展区是保障工业长远发展的工业用地管控区域。优化提升区重点鼓励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环境影响。减量调整区逐步引导现状企业搬迁腾退,优先腾退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等生态空间内的工业用地。”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工业用地规模,在重点发展区(不含都市产业园区)和优化提升区内划定工业集中发展控制线,以工业为主导功能,作为需要控制和保护的区域范围。除因国家和天津市重大项目建设等原因,确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和调整用地性质以外,原则上,工业集中发展控制线内面积不低于园区管理范围的70%;同时,工业集中发展控制线内,除其他商务用地外的产业用地面积应不低于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的70%,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控制线内工业用地性质。

该规划同时提出,要构建开放协同的市域产业空间格局,坚持生态优先、产业集聚、资源节约、产城融合、区域协同的原则,形成“两带集聚、双城优化、智谷升级、组团联动”的产业空间结构。

相关推荐
记者观察:互联互通,不断织密的交通网铺展开放合作之路

从空中俯瞰,一张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在京津冀大地加速铺展,促进区域更好互联互通。

纪录片|和合津韵

天津,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这个九河下梢的千年古渡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上合之约”。天津与上合交流的故事在河海融汇、洋陆接连中生生不息。

看,“数”说天津与上合之合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津城启幕,世界目光齐聚渤海之滨,这座位于“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的北方港城,正以包容开放之姿,描述上合津韵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