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减负担 添信心——留抵退税助力重庆企业“轻装上阵”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7-14 15:05:46

新华社重庆7月14日电(李晓婷、白志鸿)“1500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到账,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重庆市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良鑫说。在用退税款如期还清银行贷款后,唐良鑫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

记者近日走访重庆多家企业了解到,进入6月后,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成效加速显现,企业在税费减免支持下稳住发展基础,得以“轻装上阵”。

在重庆市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几名工人正在检测生产加工完成的柴油发动机。“剩余的税款被用于新产品研发,目前进展顺利。”唐良鑫说。

然而在几个月前,凯米尔公司一度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公司财务负责人曹华君介绍,当时,公司下游企业货款难以收回,出口海运费用不断上涨,银行贷款又临近还款时间,资金十分紧张。

“得知留抵退税政策的新变化,公司第一时间办理了退税申请,税款很快到账,及时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曹华君说。

截至6月25日,重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441.6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322.2亿元,是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1.8倍。

“今年留抵退税新政策的力度确实大,增量留抵税额退税比例从以前的60%提高到100%。”重庆长安跨越商用车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魏镜平说,“公司退税732万元,比按老政策多退了近300万元。”

位于重庆高新区的重庆长安跨越商用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汽车底盘为主业的公司,目前正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傅健介绍,该项目投资额达8900万元,项目从投资筹建到正式投产运营的这段时间内,预计还会产生800多万元的留抵税额。有了留抵退税新政策,这笔税款就能退到手里,用于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还清贷款、扩大规模、加快研发……留抵退税政策让企业发展有了“真金白银”,企业转型升级更有信心。

走进重庆宝彤针织品有限公司仓库,各类毛线、毛纱等原材料堆放整齐,一辆满载毛衣、针织衫等针织品的货车即将启程。

“今年4月初,本地税务工作人员‘一对一’为我们讲解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我们才知道能一次性退税59万元。”重庆宝彤针织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波说,公司一直需要的原材料购进款有了着落。

“公司决定再招8个工人,把日产量提高到1万件,就能接更多的订单了。”谢波告诉记者。

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4月以来全市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占比94%。制造业等6个行业受益资金量较大,共获得退税183亿元。“7月起,留抵退税政策再扩围7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重庆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包刚说。

相关推荐
11月2日—4日 全球渝商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记者10月16日从重庆市工商联获悉,全球渝商大会将于11月2日至11月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渝见新机遇 商聚新重庆”为主题,旨在集聚渝商资源、凝聚渝商智慧、汇聚渝商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献计出力。

全程“一次申报、一次担保、一车直达” 重庆—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首发

10月15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4辆载满电子产品的TIR专用车辆从西永综保区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西永综保区在全市率先打通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流程,正式开行重庆—中亚TIR线路。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探索形成33项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据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已探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