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固镇刘集镇:五大产业遍地开花 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7-25 09:22:13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安徽省固镇县刘集镇的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一排排的紫薯紧罗密布,伸长期的甘蔗笔直挺立,硕大的羊角蜜甜美飘香,食用菌菇长势喜人,碧绿的艾草薰香扑鼻,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徐徐铺开,似五指合并的手掌一般托起群众的幸福生活,产业发展势头正劲,而那数不清的作物,更预示着丰收即将到来。

在刘集镇刘集居委会紫薯种植基地,一排排紫薯苗已排列整齐。“紫薯的营养丰富,田间管理简单,生长周期仅4个月,短期即可获得收益,并且我们已经与外地农业公司开展订单合作,收益稳定,销售风险基本为零,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能带动我们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刘集镇刘集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元球介绍道。2022年,固镇县刘集镇共有8个村(居)开展紫薯种植,栽种面积超过1100亩,预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在刘集镇渡口村50亩甘蔗种植基地,甘蔗笔直挺立。“今年,我们初步种植50亩甘蔗、5亩的无花果、5亩的桑葚,无花果和桑葚作为农家采摘项目,吸引客商资源。我们与外地客商签订甘蔗种植订单,村集体每亩获取固定的收益,其他支出由企业自行承担,通过发展甘蔗种植产业,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应该净增20万元左右。”渡口村党支部书记谢要华给我们算着这样一笔账。

在刘集镇田圩村羊角蜜种植基地,80后的村民陈栋是刘集镇的科技特派员。2021年,从山东学习瓜果种植技术归来的他,在田圩村承包了30亩种植大棚,成立陈栋家庭农场,迅速成为本地的致富能手。“我现在这30多亩羊角蜜,用的是吊蔓方式种植,节约土地,一亩能有2200株苗,亩产在10000斤上下,而且我这现在施肥用的都是农家土杂肥和生物发酵肥,农药少了,果型也更加饱满,果子口感也上去了,产量也相比之前提升了10%左右,每亩现在净收益在8000-10000元之间”。看着长势喜人的羊角蜜,陈栋向记者介绍道,“我手里有技术、有经验,我觉得我也有能力带动我们村里的人增收致富”。陈栋说,接下来,他打算与村民一起成立种植合作联社,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与更多的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近年来,在固镇县刘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艾草种植项目已经覆盖全镇24个村(居),共计种植900余亩,参与种植农户超过50余人。此外,预计在谷堆湖落成100亩食用菌产业发展基地,形成食用菌种植规模,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在倾力打造“一村一品”的同时,固镇县刘集镇充分发挥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及人才优势,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切实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村有地看,农民有活干,农业有钱赚。下一步,固镇县刘集镇会保持产业发展势头,五指发力,紧握成拳,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殷浩楠)

相关推荐
安徽固镇仲兴镇:推进秋季土地深耕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连日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仲兴镇抢抓秋季农业生产关键窗口期,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面掀起秋季土地深耕深松工作热潮。

陕西横山: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横山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摒弃“一刀切”模式,聚焦山地苹果、羊子饲养、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对种养殖主体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农业人才培育升级,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安徽固镇:“三向发力”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2025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全面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