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化赋能交通先行 福建加快建设“海丝”核心枢纽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璐 2022-07-26 12:27:14

借助5G、北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码头实现生产无人式自动化运作,操作人员从港机上转移到办公楼,从设备操作转变为设备监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实现“蓝领工人白领化”。

福建自主研发的这项码头智能化应用,目前已在厦门海润码头、福州江阴码头、罗屿港口落地。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4日正在福州举行,数字高速、数字港口等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最新的数字化应用和服务登场。

近年来,以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海润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财务共享平台、数字法务平台等项目为代表,福建省智慧港口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助力福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枢纽。

此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建省港口集团展出了港口服务便利化、港航生产智能化等多个数字化应用成果。

“厦门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和“福州智慧港云平台”可实现各方数据共享和协同作业、全程无纸化运作,大大提升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成效。厦门港口便利化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位,福州港位居前十位。

此外,海运船岸管理信息平台、引航智慧平台、拖轮智慧调度平台等应用也提供了数字化赋能交通的“福建方案”。

去年9月,“丝路海运”信息化平台正式启动,港口、航商、贸易商等企业在平台上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共同开发建设订舱平台、物流可视化平台等。

“丝路海运”开行3年多来,“朋友圈”持续扩容,联盟成员单位达200多家,8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相继开行,联通27个国家99个港口的航线网络初步构建,累计完成8305个航次,集装箱吞吐量达900多万标箱。

治超(超限超载)向来是交通运输执法部门面对的一个大难题。“福建省国省干线普通公路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设置技术监控,实现数据汇聚、路面监控、实时展示、指挥调度、数据统计、分析研判、执法监督等功能。

随着福建省逐步形成公路科技治超“一张网”,货车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货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率显著降低,货车事故率从2020年的13.73%下降至2021年底的1.89%,为民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福建高速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平台融合了ETC、出行、购物等应用,为高速公路出行者提供一站式ETC业务办理、路况信息实时查询、沿线设施VR导览和海丝高速商城购物等多元服务,涵盖93个助农电商品牌、近500款农特优产品。

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建省高速集团馆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福建高速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拓展高速+物流、高速+旅游等新业态,提升出行体验,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福建南平:数字化赋能“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转型升级

近年来,福建南平强化区域联动,打造“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以数字化赋能全域旅游升级发展,走出一条独具南平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在马尼拉启幕

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9月10日下午在马尼拉国际书展福建展馆举行。

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开幕

9月7日,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本届论坛以“法治护航、行稳致远——共谱海丝法治建设新篇章”为主题,旨在深化法治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