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厨余垃圾变成了“宝” 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01 14:15:58

在地磅上称好重量后,满载着厨余垃圾的收运车缓缓倒进卸料仓。随后,残羹、剩饭、油脂混合在一起的厨余垃圾倾泻而下。这是7月27日,笔者在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看到的场景。

厨余垃圾在此卸料后,分选机分选杂质,经过蒸煮机、压榨机等预处理设备进行杂物分离,然后再经过油水分离系统,提取垃圾中的油脂,通过全封闭式作业运往下游企业,可作为生物柴油或化工原料。而分离后的有机浆料通过厌氧罐,进行厌氧消化产出沼气,沼气可资源化利用,沼液则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目前,我们这个厨余垃圾处理厂的日处理总能力达到200吨,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的方式,能够将厨余垃圾中提取到的油脂实现安全化处理和利用,并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产沼利用。”项目运营企业——蚌埠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丙腾告诉笔者,厨余垃圾处理厂产生的废渣运送到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污泥运送到污泥厂处理,沼气除自用一部分外,富余部分还有约4000立方米/天,输送至污泥厂,能够部分替代该厂的燃气,达到节能的目的。“全厂已经实现了密闭设计,臭气经过集中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所以尽管我们目前每天要处理约150吨厨余垃圾,除了生产车间内部,外部是闻不到熏人臭气的。”

在没有这座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厂之前,这些厨余垃圾,即百姓所说的“泔水”,均混入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然后混合收运至垃圾焚烧厂处理。而餐饮企业,则会直接将厨余垃圾出售给小型养殖场作为养猪的饲料。不法企业或个人,会私自回收厨余垃圾,经过非常简陋、没有安全保障的操作程序,提炼油脂出售,即所谓的“地沟油”。“所以这些厨余废弃物的不规范处置,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食品安全、人民身体健康产生潜在重大危害。”蚌埠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主任李跃分析。

建立厨余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实行特许经营两年来,蚌埠市与1876家餐饮单位签订收运协议,基本实现了市区厨余垃圾规范收运全覆盖,目前厨余垃圾实际日处理量为150-160吨,“全市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率已接近80%,我们计划到2030年实现厨余垃圾100%的回收利用。”李跃说道,两年多来的运行,厨余垃圾的回收处理有效控制了厨余垃圾的流向,起到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杜绝垃圾猪和地沟油流向食品领域,同时也完善了蚌埠市环保基础设施。(郝玉琳   许旭)

相关推荐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

海天获评“中国检验检测科普基地”,铸就食品安全科普新标杆

9月23日,广东佛山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检验检测科普万里行(佛山站)启动仪式在海天高明阳光工厂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