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一业独大”到“五大产业” 长沙经开区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0-11 16:40:57

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 蒋炼  摄

10日,长沙经开区召开纪念建区三十周年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总结回顾园区三十年来的成绩经验。

三十而立,澎湃高歌。1992年10月8日,长沙星沙开发区奠基。此后三十年,长沙经开区茁壮成长,实现了从县级到省级、国家级开发区的8年“三连跳”,更在2020年迎来国家级经开区和湖南自贸试验区“两区叠加”新阶段。

从一组组数据中,能清晰捕捉到园区的蝶变之旅:从40人的指挥部到20万产业工人;从第1家外资企业德国麦克潘特到41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从1994年三一奠基到18000余家商事主体扎根。

三一18号工厂。 蒋炼  摄

工程机械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生物技术及生命健康产业。从“一业独大”到“五大产业”格局的形成,长沙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从10亿、100亿、1000亿到2500亿……

长沙经开区还培育了大批制造业领军企业。目前,园区齐聚了三一集团、山河智能、铁建重工3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其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一挖掘机产品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迎来里程碑式新跨越;山河智能一大批世界级的首台套装备走向市场,全系列挖掘机强势进军日本,挖掘机欧洲保有量超过两万台,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产业高端化发展也让企业进一步“升级”。比如,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博世长沙、索恩格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纷纷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蓝思科技、长城信息、国科微等电子信息企业加速引领技术创新。今年,上汽大众品牌销量突破110万台。上汽大众新能源车项目正在园区加速推进落地,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趋势十分明显。

目前,长沙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4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2家。今年,长沙经开区共落地发展优质项目247个,总投资达1327亿元,涉及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行业;三一集团、蓝思科技、铁建重工三家企业上榜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此外,园区还精心储备了一批优质在谈项目。其中,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约552亿元。

一台台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的上汽大众新车。 蒋炼  摄

如今的长沙经开区,五大产业筋骨更壮,规模工业体量位居全省园区之首,综合发展水平在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列第14位,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七。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表示,要永远铭记三十年创业的“经开故事”,持续发扬“经开精神”,保持“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的奋进姿态,努力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建成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省“五好”园区的领头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奋力挺进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为省市发展和争先进位作出应有贡献。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表示,长沙经开区要紧紧锚定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发挥“两区”叠加优势,以创新思维、创新办法实现产业高端化转型,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五部门发文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2月11日对外公布,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

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星沙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满天星”创新创业大赛,一场凝聚智慧、整合资源、科技筑梦、创想未来的盛会,邀请万千创新创业者齐聚星沙、共襄盛举。